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就以其独特的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综合获利等优势,获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外先进投资理念的持续渗透,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2001年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金公司林立、基金品种层出不穷,从简单的封闭式基金到到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从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到债券型再到混合型以及近些年出现的指数型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等。再加上各基金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基金公司内部的子母基金、伞形基金等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转投资。同时基金公司还联合托管银行开展基金定投等多种业务积极向投资者营销基金。种种迹象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最不可或缺的机构投资者。鉴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理念、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管理水平以及投资业绩等方面,都对证券市场的动向和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具有相当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政府监管的层面上来看,该研究有助于政府监管机构了解我国基金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掌握基金公司特别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并引导其进行理性投资,防范基金公司进行损害投资者利益和不正当利益输送等操作。其次,从投资者层面来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对比经风险调整后各支基金的收益、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以及基金业绩持续性等情况后,才能通过购买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基金进行获利。最后,从基金公司层面来说,一方面只有通过将本公司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同公司内部或其他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进行对比,基金公司才能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做出是否更换投资经理等管理决策,进而通过改善投资策略,实现资本增值,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带来丰厚的回报。本文选取在2007年1月1日前上市的40支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对其在2007-2009年期间的业绩进行了考察和评估。本文的结构共分为5部分。第1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以及本文所做的工作和不足之处。第2部分通过阅读和参考大量文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和类别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最主要的是对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和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整理。第3部分在整理第2部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几种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包括简单净值收益率法、算术平均收益率和几何平均收益率法,基于风险调整后的特雷诺指数法、夏普指数法、詹森指数法、估值比率法、M2测度法等,同时还给出了考察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能力的T-M二次型模型、H-M双贝塔模型、C-L模型以及考量在评价期内样本基金是具有持续性的自回归法、转移矩阵法和基于转移矩阵法的基金业绩整体持续度水平测度法。第4部分属于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样本基金、评价期间、市场基准组合、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方法和标准。然后根据第3部分介绍的各种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实证分析中用到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3种相关性分析方法——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法、Spearman秩相关检验法和Kendall相关检验法以及广义条件异方差EGARCH(1,1)模型。第5部分是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中基金业的总体表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