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性Fe304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r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Fe3O4具有独特的磁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磁感应器、药物输送、磁共振成像、磁存储介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性能与Fe3O4的尺寸、形貌及表面状态有很大的关系。磁性聚合物微球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无机磁性粒子与聚合物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磁性和特殊结构的复合微球。磁性聚合物微球不仅具有磁性,可在外加磁场下的快速磁响应性,同时具有聚合物微球在合成、制备方面的可功能化性。因此在医药领域、化工领域、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论文在以上研究背景下,通过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了大小和形貌不同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以及磁性聚合物微球,并进行了相应的表面改性,获得了具有多重功能的复合材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且分散性良好的Fe3O4磁性微球。通过St(o)ber法制备的Fe3O4@SiO2磁性聚合物微球表面变得光滑,且分散性也得到了提高。最主要的是表面包覆SiO2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可很容易与各种硅烷偶联剂反应,使磁性聚合物微球表面更易功能化。  在Fe3O4@SiO2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基础了,我们分别作了以下两组研究:  (1)硅烷偶联剂使Fe3O4@SiO2磁性聚合物微球表面带有氨基,再与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负载金的磁性Fe3O4@SiO2内核,在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的情况下,通过St(o)ber法在微球表面再包覆一层SiO2,通过NaOH在表面保护的情况下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保护的纳米复合催化剂,此催化剂具有超顺磁性和良好的介孔SiO2框架的封装稳定结构,可在多次重复利用后仍保留很好的催化活性。  (2)硅烷偶联剂使Fe3O4@SiO2磁性聚合物微球表面带有氨基,再与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负载金的磁性Fe3O4@SiO2内核,在保护剂PVP存在的情况下,通过St(o)ber法在微球表面再包覆一层SiO2,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在微球外层包覆一层有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形成负载金Fe3O4@SiO2粒子为内核,PVP保护的SiO2为中间层,NIPAM为外层的多层杂化微球。微球经NaOH的保护刻蚀,除去二氧化硅中间层,制得带有磁性内核,外层为NIPAM的温敏性纳米复合催化剂。此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磷酸银是一种新型、高效且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目前对磷酸银的复合改性研究还较少,所以本论文围绕磷酸银这一新型催化剂进行复合,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共沉淀法合成
目的:甲基汞是一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物,是无机汞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物转化而生成,人体的主要暴露途径为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和稻米。甲基汞对人体各组织系统如神经系统、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亚细胞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确定一个未知特性蛋白质的功能,基于机器学习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研究能够为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本文主要关注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