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已经进入了加强素质教育这一更高的阶段,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当今社会,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以“缺乏经验”的共同体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念的转变,触及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然而与此同时,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却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教育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摆正人生的位置,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这就对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当代辅导员工作的艰难性和挑战性的充分体现。在深入思考和调查的基础上,本人认为,以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及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大学生政治思想、学习、品行、生活上对辅导员的需求,概括出高等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并且通过对目前辅导员自身素质现状的调查,找出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原因,并以此为根据,谋求高等院校辅导员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的创新在于:以当代大学生需求为切入点,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与大学生对辅导员素质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辅导员素质的工作做到以服务于大学生为根本,比较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角色的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且对大学生思想、学习、品行、生活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辅导员角色把握的正确途径。我国高校辅导员属于德育教师,首先肯定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在我国历史上“师”一直有“经师”和“人师”之说,本文所言“师”是与“人师”意义相符合的。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辅导员应如何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呢?要做好这一点,只有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住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第二部分在明确“素质”一词内涵的基础上,阐述素质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重要性。新时期,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已经进入到了加强素质教育这一更高的阶段,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点:思想活跃、缺乏阅历、经验不足,思考和处理问题尚不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等。这就给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和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阐述,从而概括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即: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自身所需要的素质要求,才能担当起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任。第三部分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研究能力、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和调查,从理性上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和估价,得出辅导员素质总体来说是较好的,但从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如:学历偏低、研究能力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思想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与辅导员素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的胜任辅导员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只有找出辅导员素质不高的原因,才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针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与辅导员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原因,结合高校特点和辅导员自身的特点,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建议和对策。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提高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