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采用《战国策》考论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论题所用"采"字,是沿用司马迁、班固等人之说,意思是"采录","采集".即《史记》文本多"采录"《战国策》篇章.虽然这已早有定论,但《史记》采《策》文究竟有多少篇及哪些篇目,尚无定论.究其原因,是因版本、统计角度和依据标准不同所致.该文首次对此作全面考证和探讨.该文由考、论两部分组成.第一章为考证部分.笔者对照众多版本,确定以目前通行本《战国策集注汇考》为基础,同时兼及其他版本.统计角度则兼顾《战国策》文章的整体性.采用标准主要是比较两者文字的差异,即字句多相同者视为采文.通过考证,统计出《史记》采录《战国策》文章有96则.具体篇目详见附录一:《史记》采《战国策》表(一).此外,《史记》根据《策》文加以发挥创造的有10章,详见附录二:《史记》本《战国策》表(二).第二章为论述部分.实际上是《史记》与《战国策》的比较研究.但紧紧扣住"《史》采《策》文"立说.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校长,做好管理不
期刊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和思想方法论,对古代文艺思想的产生和 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和”包含两层基本内涵:一是整体统一,一 是中庸适度。本文试从“
刘震云在新世纪即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总共发表了五部长篇小说,《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一腔废话》展现出了超人的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该文从网络文学的存在、兴起及其存在的必然入手,剖析了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现象的性质.第二部分,论述了网络文学的宏观特性、写作特点及网络文
语言幽默是一种积极修辞现象,它一般是通过辞格表现的,应该把它纳入修辞学的研究视野。  过去的幽默研究只是从表达者的角度入手,本文首次把表达和接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表达
该论文从《说文解字》"女"部入手,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字.通过对文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以期达到对中国上古社会的一些粗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