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劳动力资源已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健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沿海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而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效农业手段的采用,我国许多地区农业人口出现剩余。如何合理利用这部分过剩的农业人力资源,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与调查,摸清我国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科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云南省缺乏农业剩余劳动力完整可靠的基础数据。由于没有科学的标准判断个体是否属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无法用简单的统计方法直接获得,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据获取非常困难。目前的研究主要尝试使用一些间接预测的方法,如结业结构偏度法,耕地比例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GIS技术对云南省人口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空间分析和研究,为云南省人口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GIS、空间统计分析、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2)对云南省各区县的人口、面积、人均GDP、城市化率等原始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并以ArcGIS为空间数据处理平台,制作和生成本文研究和分析所需的空间和属性数据。(3)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人口资源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给出了分析结果及其GIS可视化表达。(4)提出基于Chenery模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测度模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并运用测度模型分析和计算云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布。论文给出了分析结果及其GIS可视化表达,对云南省人口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