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8326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评价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8326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并研究AL-8326发挥抗肿瘤活性的潜在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AL-8326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1)体外抑制细胞增殖实验中,悬浮细胞采用四氮唑盐还原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MTT),贴壁细胞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ulforhodamine B, SRB)来观察AL-8326对16株肿瘤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的知识具有逻辑性,在数学的思维发散下,将数学的知识可结合有关的逻辑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情境空间,潜移默化的进行精神的熏陶,教师应结合初中期间学生的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特点,融合数学的重点知识信息,借助数学的公式推理等,从理性的分析到感性的认知,强化学生的数感,并将德育的信息简明扼要的融合到数学的条件中,学生徜徉在数学世界,感知数学的真知灼见,同时也获得精神的熏陶,树立
为了发现具有拟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PC12细胞生物活性筛选系统,对近百种海洋生物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发现鳓鱼头的乙酸乙酯层样品能诱导PC12细胞发生神经突起伸长和分化。在活性引导下,通过正相柱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一个甘油单酯。通过波谱解析及文献比对,确定其化学结构为单十四烷酸甘油酯(简称MG)。通过对MG的量效关系研究发现,MG在浓度为10μM时
摘 要:《新课标》将德育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指导我们教育学生要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德育
摘 要:幼儿教育一直是国家关注的启蒙教育,也是幼儿未来发展和成长的第一道关卡。教师怎样提升幼儿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就成为当下幼师必须面临的问题。而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富有活力。本文先阐述案例教学的作用意义,之后分别就选择案例的要求、创建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以及师生互动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此希望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全面的提升幼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至关重要,其是夯实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交流互动不是简单的交谈,其要求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策略与学生进行互动,为此,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基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小学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题、习题,“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应用题的教育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能力的好途径。我国《小学数学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