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与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来源 :中山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ay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疟疾仍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由于抗药虫株以及媒介按蚊耐药性的不断发生和蔓延,世界疟疾形势日趋恶化,防制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研制高效疟疾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疟疾的重要途径。虽然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由传统的死疫苗和减毒疫苗发展到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但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疫苗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疟疾的流行与传播。研制多种抗原构成的复合疫苗(又称“鸡尾酒”)疫苗和新型疫苗佐剂是未来疟疾疫苗发展的新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疟疾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本研究将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PfCMR与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在体外重组与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鉴定。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SalI双酶酶切质粒pWR450-1/PfCMR,回收255bp目的基因片段PfCMR;用EcoRI消化质粒pBV220/IL-2,并去磷酸化。再将两者按10:1摩尔数混合在连接反应体系中连接。重组克隆用氨苄青霉素初筛,PCR扩增复筛。阳性克隆子再用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得到正向插入的重组质粒pBV220/PfCMR-IL-2a,PfCMR基因与IL-2基因重组克隆获得成功,为恶性疟原虫复合抗原与IL-2的同时表达创造条件。 将重组质粒pBV220/PfCMR-IL-2α转化大肠杆菌DH5α,工程菌经30℃摇菌,42℃热诱导高效表达,用7M盐酸胍破菌,饱和硫酸铵沉淀、分离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证实其分子量为25kDa与理论值相符合,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7%。表达蛋白的IL-2活性高达5×10~5U/L。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基础研究日益趋向于分子免疫病理机制的探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Fas/FasL途径中FasL的功能性表达在GVHD的发生、发展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普遍出现的“种不了地”“种不好地”“种地收益不高”等现象,如何破解农业生产经营的困局,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当前农村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
目的:介绍一种流传于江西民间的字门伤科推拿技术。方法:对起源于武当字门拳功夫中的八把半锁、二十四气推拿方法进行剖析。结果:不仅对跌损闭症、痛症和内科痧症等病症有醒脑开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域中心转移造成传统农业地区出现农村经济"边缘化"和农村人口"空巢化"的危机,因此文章利用河南省60个传统农业县域2000~2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中,为了促使全党同志保持“初心”,牢记使命,采取了多种举措。我在学习党章、党史的过程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总结出十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