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发面发挥重要作用。民营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直接关系着自身价值高低。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在许多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诸如行业壁垒、融资渠道单一、融资体制性障碍等问题,这些缺陷影响和制约着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因此,研究民营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非效率投资、政府补助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下行态势,本文基于新常态这一制度背景探讨民营上市公司合理利用政府补助资金以提升自身价值,为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壮大及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提供合理建议。新常态下,民营上市公司获取政府补助资金能否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以提升自身价值?政府补助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行为达到? 鉴于此,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0-2014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政府补助与非效率投资、政府补助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对民营上市公司政府补助、非效率投资、公司价值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理论推导下,参考Richardson、辛清泉等投资效率模型测量民营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用托宾Q衡量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以政府补助为自变量,在模型中加入其他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利用统计软件STATA14.0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加大了民营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且主要通过加大过度投资行为加剧民营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政府补助显著提高非效率投资民营上市公司公司价值,政府补助加大了过度投资民营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抑制了投资不足行为,因此,政府应该适度加大对投足不足民营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以更好促进非效率投资民营上市公司价值提升,过度投资民营上市公司要提高政府资金的投资效率、以避免过度投资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以进一步促进公司价值提升。 本论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为政府依据民营上市公司不同非效率投资类型进行政府资金扶持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同时也为民营上市公司合理建立政企关系、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率提供依据。一方面,投资不足民营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政府补助资金减少自身非效率投资行为,重点要着眼于自身价值的提高,以达到高效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另一方面,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有选择性进行资金支持,适当加大对投资不足民营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以较少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以促进民营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及国民经济发展;政府补助总体而言都能提升非效率投资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存在过度投资的民营上市公司应该进一步提高政府补助资金的投资效率,以更好发挥政府补助资金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