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是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该类审计服务,审计机关有限的审计力量与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解决,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理性经济人”思想会导致一系列代理问题,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最终损害国家利益。基于此背景,通过对J区审计机关具体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其工作存在的亮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研究在“审计全覆盖”形势下,如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更好的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功能,保障国家财政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相关文献以及现有理论和制度,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然后,采用案例研究法,以J区审计局关于Y投资项目购买竣工结算审计服务的具体工作实践为例,围绕中介机构的选取、购买竣工结算审计服务合同的签订、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审计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审计复核以及对中介机构的考评六个阶段详细梳理了该审计局的实践过程。接着,站在管理者的视角,分析了J区审计局购买审计服务实践中可借鉴的亮点以及暴露出的有待完善之处。结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提出的要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和连续的控制的要求,采用归纳分析法,从审计购买服务准备工作、审计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审计结果复核、对中介机构的考评、强化对中介机构的问责机制以及审计局自身力量的提升六个方面,对我国审计机关购买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服务的全过程工作提出了完善建议与改进方法。通过将研究目光聚焦到政府购买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服务上来,实现了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并且与以往采用分析风险并提出相应建议的研究模式不同,通过分析案例,总结案例中反映的问题,站在新的角度,即完善竣工结算审计委托合同、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审计复核以及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为审计机关在完善今后的竣工结算审计购买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方面,提出较新、较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虽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购买服务工作目前还存在缺陷,但随着不断的改进、细化和完善,终会逐渐趋于成熟。审计机关优化该类工作,规范引导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审计,能够更好地预防、揭露、抵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高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