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乐果中毒大鼠膈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mspesticides poisoning,AOPP)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呼吸衰竭,而以呼吸肌麻痹为特征的外周性呼吸衰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AOPP后呼吸肌麻痹发生机制,寻求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又是对有机磷最敏感的横纹肌,有机磷中毒是否存在膈肌细胞凋亡及其在呼吸肌麻痹中的作用、其机制如何均少见报道。另外,多年来一直认为乐果中毒应用复能剂无效,近年来临床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具体疗效如何、作用机制怎样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通过观察急性乐果中毒大鼠临床表现、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膈肌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及其二者的比值变化(bax/bcl2),进一步探讨膈肌细胞凋亡在有机磷中毒呼吸肌麻痹中的作用;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氯磷定和/或抗胆碱能药物对其影响,了解氯磷定在急性乐果中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乐果中毒应用复能剂提供实验依据,进一步完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案。 方法:本实验随机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36只、未治疗组(B组)6只、单用阿托品组(C组)36只、小剂量氯磷定+阿托品组(D组)36只、大剂量氯磷定+阿可托品组(E组)36只,除对照组外均给予,胃内灌注2LD50(640mg/kg)的乐果,制备有机磷中毒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未治疗组观察其临床变化及转归情况。参与治疗的3组大鼠给予大、小不同剂量的氯磷定+阿托品或单用阿托品治疗,阿托品用法一致,染毒后3分钟给予阿托品10mg/kg肌注,此后据其流涎,流泪等毒蕈碱样症状酌情追加给药。氯磷定用法:小剂量氯磷定组首剂10mg/kg与阿托品一同肌注,然后于2h、4h、6h分别给予5mg/kg肌注;大剂量组为首剂突击量20mg/kg肌注,此后10mg/kg肌注q1h 3次、q2h 3次、q3h至24h、q4h至48h、q6h至4d。观察各组中毒大鼠临床表现:流涎、流泪、呼吸、肌颤、肌力等,了解不同治疗情况下中毒大鼠病情变化特点及其规律。于染毒后未治疗组待大鼠死亡,对照组、各治疗组于染毒后1d、2d、4d、8d、10d、12d断头处死大鼠,分别取膈肌,提取膈肌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观察不同治疗情况下各组中毒大鼠不同时间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bax/bcl2的变化规律以及药物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1、临床表现:在乐果染毒后未治疗组大鼠很快出现流涎、全身波浪状肌颤、呼吸困难、抽搐,最后因呼吸衰竭而于9.29±8.55h死亡;阿托品治疗可很好地改善染毒大鼠流涎、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呼吸困难、肌颤、肌无力等症状均延迟出现,且持续时间缩短,可挽救大部分中毒大鼠生命;给予氯磷定+阿托品治疗组大鼠与单用阿托品治疗组相比,呼吸困难,全身肌颤,抽搐,肌无力等症状出现相对较晚,且程度轻,症状消失快,差异显著(p<0.05)。在同时间点大量氯磷定治疗组大鼠比小剂量氯磷定组症状轻、恢复快,疗效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 2、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1)不同治疗组大鼠(C、D、E组)染毒后2-12天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存在一定变化趋势:不同治疗组(C、D、E组)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随时间逐渐升高,至8天达高峰,随后下降。其中C组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均高于D、E组,染毒后10-12天差异更显著(p<0.01);染毒后10-12天D组与E组膈肌细胞凋亡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凋亡基因表达:(1)染毒后不同治疗组大鼠(C、D、E组)膈肌细胞凋亡基因bax表达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组凋亡基因bax表达较正常对照组(A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至4天达高峰,随后下降,染毒后12天接近正常;染毒后4-8天D组膈肌细胞凋亡基因bax表达较正常对照组(A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染毒后10天下降接近正常;染毒后8天E组膈肌细胞凋亡基因bax表达较正常对照组(A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染毒后10天下降接近正常。C组较D、E组凋亡基因bax表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间点E组凋亡基因bax表达较D组表达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凋亡基因bcl2表达: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染毒后不同治疗组大鼠(C、D、E组)凋亡基因bax/bcl2比值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组凋亡基因bax/bcl2较正常对照组(A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4天达高峰,随后下降;染毒后2天D组凋亡基因bax/bcl2有一定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下降; C组较D、E组凋亡基因bax/bcl2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同时间点E组bax/bcl2较D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急性乐果中毒大鼠存在膈肌细胞凋亡,而其变化趋势与临床上呼吸肌麻痹出现和恢复时间相似,故可能是导致呼吸肌麻痹原因之一。2.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基因bax高表达及提高凋亡基因bax/bcl2比值而诱导膈肌细胞调亡。3.阿托品治疗可以改善中毒大鼠的临床表现,可以对抗OPs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改善呼吸困难,并能挽救大部分中毒大鼠的生命。4.氯磷定对急性乐果中毒切实有效,且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基因bax表达及降低凋亡基因bax/ocl2,从而减少膈肌细胞凋亡,保护膈肌,防治呼吸肌麻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可行性。 方法:择期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孕足月产妇10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3-35岁,BIM23-29Kg/m2无椎管内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