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美洲鲥鱼与中国的鲥鱼(Tenu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不但外形相似,且在生活习性上都很近似,二者均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洄游性鱼类。目前,在市场上美洲鲥鱼可以作为在中国资源奇缺的中国鲥鱼的替代品种进行养殖、推广和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十肽类激素,作为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中关键激素,其在脑-垂体-性腺(BPG)轴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同源克隆与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获得了美洲鲥鱼3种GnRH全长c DNA,通过生物软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及繁殖时期表达进行了研究:(1)美洲鲥鱼GnRH1的c DNA序列全长为462bp,包括一个长258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150bp的5’非编码区,一个61bp的3’非编码区,一个终止密码子(TGA),共编码86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长为22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9.52 k D,等电点为6.80。(2)美洲鲥鱼GnRH2的c DNA序列全长为809bp,包括一个长255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224bp的5’非编码区,一个327bp的3’非编码区,一个终止密码子(TGA),共编码85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长为2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9.82 k D,等电点为8.66。(3)美洲鲥鱼GnRH3的c DNA序列全长为887bp,包括一个长315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111bp的5’非编码区,一个458bp的3’非编码区,一个终止密码子(TGA),共编码105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长为21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2.29 k D,等电点为8.18。每一种GnRH都包括一个信号肽、一个Gly-Lys-Arg连接序列和一个GnRH相关肽。分析比较了美洲鲥鱼3种GnR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脊椎动物的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美洲鲥鱼3种不同分子形式的GnRH分别归属于3个不同分支:c GnRH-II分支、s GnRH分支和鱼类特异性GnRH分支(如sb GnRH,cf GnRH等)。美洲鲥鱼GnRH基因在脑中表达量最高且具有性别特异性表达模式,其中雌性脑中的GnRH mRNA表达水平高于雄性。在周期表达的研究中,GnRH1 mRNA从11月到次年3月之间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4月份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GnRH2 mRNA在不同月份中的表达量,同样是在3月和4月时GnRH2 mRNA表达量处在较高的水平,之后迅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GnRH3 mRNA表达水平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未呈现显著的趋势变化变化(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