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框架硅微机械陀螺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内外硅微机械陀螺的发展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三框架硅微机械陀螺结构。该结构解决了目前双框架硅微机械陀螺结构所存在的缺点,其具有较大耦合效应以及对加工工艺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在双框架结构中,由于加工工艺误差,使得带检测梳齿的敏感质量块两侧的梳齿尺寸不一,这样导致敏感质量块在伴随驱动模式运动的过程中将会产生两侧电容变化量无法抵消的问题,降低陀螺性能。论文提出的三框架硅微机械陀螺结构由外框架、中间框架和内框架组成。不带梳齿的中间框架作为感应哥氏效应的过渡框架,从结构本身有效地抑制了双框架陀螺的耦合对器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论文介绍了框架式硅微机械陀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静电力驱动,差分电容检测,阻尼以及支撑梁结构对微机械陀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三框架结构模型。在对该模型的简化示意图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框架硅微机械陀螺的结构及参数。考虑陀螺的加工成本以及目前国内现有的微结构加工工艺,我们选择了比较成熟简单的体硅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加工。根据加工单位的版图设计规则及体硅工艺标准,设计了该结构的版图及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最终完成了硅微机械陀螺仪的加工,并进行了简单的封装。文中还设计仿真了陀螺的接口电路,最后进行了初步的测试。
其他文献
随着4G 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的成熟和快速发展,我国正式进入4G移动通信时代,与此同时,强劲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智能机行业的发展。结合当前的实际用户需求,4
网络移动性(NEMO)是IETF在移动IPv6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它是指一个整体统一移动的网络,在网络漫游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该技术依靠IP层的移动性保证移动用户在
显微热成像系统可以在不接触被测物体的情况下,对微小样品的形状和温度进行观测,因此在生物医学、科研实验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期本课题组研制了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但系统的微扫描误差较大,对机械、光学加工精度要求严格,不利系统的产品化和实用化。为此,本文重新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高精度微扫描器,并与原有显微热成像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得到了高精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为进一步减小系统的微扫描误差,提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