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源远流长,详细周全,且受中央王朝及周边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发展轨迹与运行模式皆独具特色;它既不是案例规范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像成文法那样有体系完备的法典,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判例法;它是法律生活实践经验的创造物,是规则与判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一个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具体规范正随着时代的洪流而渐渐远去,但并未完全消散,至今仍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即使在命案纠纷的处理上,许多彝人仍秉持着传统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味盲目坚持不打折扣地施行国家法的所有规定,那无异于简单粗暴地否定客观存在的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善用本土法治资源,推动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促进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现代转型。本文侧重于研究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中与国家法相重合与冲突的部分,以凉山彝区的具体案例为切入口,探讨了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因及运行,阐述了凉山彝族地区命案纠纷解决机制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寻找其现代转型的合理路径。引言部分,阐述研究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缘由,凉山彝族习惯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笔者研究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缘由、方法、创新价值和不足之处等。第一章,从经济条件、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背景。这三个方面不仅是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背景,也是当今凉山彝区命案纠纷司法现状的背景。第二章,以国家法为参照将凉山彝族命案纠纷划为“故意杀人案”、“过失杀人案”和“特殊案件”三种类型,以具体案例分析其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模式,并将案件处理的具体流程和赔偿项目整理成了图表,使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得到更为清晰的展示。第三章,首先阐述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承接上文,依然以“故意杀人案”、“过失杀人案”和“特殊案件”三种类型为划分标准;接着从立法、司法、执法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型路径并将具体制度设计制成图表。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笔者的观点并展望了凉山彝族命案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基础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为一一个新兴的经济区,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经济、资源、环
建国以来,中国当代舞蹈音乐创作的水平迅速发展,不但创作手法日新月异,而且在塑造舞蹈形象、刻画人物心理特点等方面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以建国后几个大型的舞蹈音乐作品为
钢琴独奏《中国之梦》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张朝的作品。张朝先生的创作有着非常浓厚的自然“烙印”和民族“基因”,这首作品中吸纳了编钟、古琴、编磬等中国民族乐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开放数据也开辟出了新的道路,开放政府数据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透明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开放政府数据,挖掘政府数据能量与价值,发挥开放政府数据应有的潜能,是开放政府数据研究者们的目标。但在开放政府数据应用研究中发现,政府数据在不同系统的开放过程中互操作水平不一,开放政府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开放政府数据的实际可利用程度并不高,同时由于数据在多个系统中流转处理之后,数据的原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