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早期虽然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心肌纤维化是CKD进展的主要不良后果之一。本文对不同分期慢性肾病患者native T1值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分期CKD患者各节段native T1值的改变,并探讨慢性肾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心肌应变的差异。最终目的为早期发现CKD患者心肌损害及心功能障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 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的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CKD患者,根据其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为CKD二期、三期、四期三组,同时收集各年龄段健康志愿者,按照年龄分为5组,分别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每组10人,从健康志愿者中选择与CKD患者年龄性别匹配的病例做对照组,所有病例行3.0T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包括心脏电影、native T1-Mapping。通过 CV142 软件按照AHA17节段分布图(牛眼图)测量第1-16节段的native T1值(第17节段心尖未在扫描范围内,故未纳入研究)。心脏电影序列导入CVI4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左室心肌应变参数,包括全心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全心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peak systolic strain;GCS)、全心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peak systolic strain;GRS)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CKD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各节段native T1值有无差异。第二部分,比较CKD各期患者与年龄段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心肌应变参数有无差异。[结 果]50例健康志愿者及CKD患者34例纳入研究,其中CKD二期患者8例,三期患者14例,四期患者12例。第一部分:①各年龄段健康志愿者同一节段native 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16 节段均值分别:1243±29ms、1250±30ms、1249±29ms、1253±29ms、1243±32ms、1245±32ms、1251±36ms、1251±29ms,1255±32ms、1254±30ms、1248±31ms、1245±30ms、1247±32ms、1244±33ms、1255±34ms、1250 ± 32ms。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KD二期患者第2、13节段native T1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KD三期患者第1、2、3、4、5、6、8、9、10、11、12、13、14、15节段native T1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16节段native 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KD四期患者第1、2、3、4、5、6,7、8、9、10、11、12、13、14、15节段native T1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6节段native T1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⑤与CKD二期患者相比,CKD三期患者1、3、6、8、9、10、12、14节段native T1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第2、4、5、7、11、13、15、16节段native T1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KD四期患者1、2、3、4、5、6、8、9、10、12、14节段native T1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11、13、15、16节段native T1值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与CKD三期患者相比,CKD四期患者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节段native T1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健康志愿者、纳入的CKD二期、三期、四期患者LVEF(%)分别为58.8±8.4、56.5±4.3、55.2±5.1、53.7±3.5,均处于正常范围,但是对比各组GRS、GCS、GLS得出:①GRS:对照组、CKD二期及三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CKD四期患者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②GCS:对照组、CKD二期及三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CKD四期患者与CKD二、三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但与对照组相比,GC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③GLS:对照组、CKD二期及三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CKD四期患者与对照组、CKD二、三期患者相比,GL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①CKD患者左室心肌native T1值较健康志愿者升高,随着CKD的进展,native T1值增高的程度及累及的节段数增加,提示native T1可以反映CKD患者的心肌损害和心肌纤维化。②不同分期CKD患者心肌损害和纤维化程度不同,随着CKD的进展,心肌损害和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以室间隔最早开始受累。③虽然LVEF在正常范围,但是CKD四期患者GRS、GCS、GLS均出现异常,提示慢性肾病可改变心肌的顺应性,FT-CMR的应变参数可以早于LVEF发现心肌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