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强凹陷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但石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对其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其勘探程度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结合张强凹陷资料基础,针对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进行分区评价,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特征综合开展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对张强凹陷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重新认识,认为凹陷受两条近NS向边界断层控制,以散都背斜为界,二、三级断裂南部以NW和近NS向断裂为主,北部以近NS向和近EW断裂为主,区内圈闭类型多为断块、断鼻。在单井评价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开展烃源岩特征研究,明确北部章古台洼陷发育沙海组、九上段和九下段三套烃源岩,推测九下段烃源岩是北部中深层勘探目标主要油气来源;南部七家子洼陷发育沙海组烃源岩,通过开展油源对比研究,认为Ⅰ油组B型生油岩为南部地区主力源岩。进一步深化碎屑岩和火山岩储层评价工作,碎屑岩储层发育于沙海组和九佛堂组,以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为主,具有近源沉积储层特征,为中孔-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北部地区九佛堂组下段和义县组,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等6种类型,凝灰岩类及爆发相储层物性最好。在综合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建立北部和南部地区成藏模式;在北部地区优选出三个有利圈闭白5块、白2块、白28西块,南部地区强1块南北部和南部的构造圈闭具有较好潜力。本文以张强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分析为出发点,系统总结区块油气成藏规律,对进一步提高凹陷勘探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项目的研究为国内外同类型凹陷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