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的准确率,探讨通过结合内膜癌高危因素以减少此类患者中早期子宫内膜癌漏诊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08年10月因诊刮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在山东省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49例,其中30例在山东省立医院行的诊刮术,19例在外院行的诊刮术(切片均经本院病理科会诊)。通过调阅病历获取49例病例的年龄、月经婚育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B超以及手术病理等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内膜癌组和非内膜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制定评分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处理: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诊断性刮宫病理:49例患者诊刮均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其中14例不能排除癌变。2.手术病理:19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2例为子宫内膜癌,8例为其它良性病变。14例诊刮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术后证实9例为内膜癌(64.3%),4例为不典型增生(28.6%),1例为萎缩性子宫内膜(7.1%)。把诊刮不能排除癌变者归入不典型增生,则诊刮病理准确率为38.8%,子宫内膜癌漏诊率为44.9%;若归入内膜癌,则诊刮病理准确率为49.0%,子宫内膜癌漏诊率为26.5%。3.年龄:49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3~69岁,平均55.4,其中内膜癌组33~63岁,平均51.5,非内膜癌组38~69岁,平均49.6。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月经婚育史:内膜癌组的平均初潮时间早于非内膜癌组、平均绝经年龄早于非内膜癌组、月经紊乱比例大于非内膜癌组、平均产次少于非内膜癌组、平均初产年龄小于非内膜癌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5.B超:49例患者内膜厚度介于0.46cm到3.5cm,平均1.3cm,30例患者子宫增大。内膜癌组内膜厚度介于0.7cm~3.5cm,平均1.5cm,19例子宫增大;非内膜癌组内膜厚度介于0.46cm~2.5cm,平均1.0cm,11例子宫增大。两组内膜厚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内膜厚度≥10mm为分界线,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其漏诊率为8.2%、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59.3%、阳性预测值为62.1%、阴性预测值80.0%。6.系统评分:内膜癌组的得分介于8~16分之间,平均11.8分。非内膜癌组的得分介于7~15之间,平均10.0分。以≥11分作为内膜癌与非内膜癌的分界线,其漏诊率为8.2%、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0.4%,阳性预测值为69.2%,阴性预测值为82.6%。结论1.在49例诊刮为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中,把不能排除癌变者归入内膜癌能提高诊刮的准确率,减少内膜癌的漏诊率,但其准确率仍较低、内膜癌的漏诊率仍较高,提示临床上遇到诊刮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再行拟定治疗方案。2.单独以年龄及月经婚育史并不能很好的对两组患者进行鉴别。3.以B超测内膜厚度≥10mm为分界线,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鉴别指标。4.对各项临床资料做系统评分后,以≥11分作为分界线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优于单纯依靠诊刮或内膜厚度作为鉴别指标。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已确诊为早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根据临床病理分型分为I组
<正> 近几年以来,我们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的"五同"活动,并把其规范化、制度化。在"五同"中,我们紧紧抓住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
期刊
从"分割"到"自治"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津城市管理体制的近代化过程。有一个"自治"的政府和这个政府有比较明确的施政区域——城市型政区是天津城市自治的重
疑问句在人与人的语言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现思维最广泛使用的句子是陈述句,但只使用陈述句不能满足人与人之间会话的需要。从学语言的角度来看,疑问句的重要性是很明显
<正>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国经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进入实验阶段。本文以必修(Ⅰ)教科书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及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为例,就实验教材与统编
<正>河南省太康县总人口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万人,城乡富余劳动力46万人。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全民创业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载体、实现跨越发展的
考虑一个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其解的唯一性依赖于给定的边值条件.通过该问题的特殊性,指出传统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中介绍的打靶法和有限差分方法的不足,引导学
从数字人文的定义、概念出发,分析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误区,阐明厘清数字人文属性的重要性。指出数字人文具有工具属性,并基于数字人文项目案例,对数字人文的工具属性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