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拥有教学自主权已是学界共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种权利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教师的专业地位、社会地位,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经济学领域关于权利问题的讨论都是建立在事物交易属性和特定组织情景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讨论既要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基本特征相耦合,同时不能忽视体育教学在高校组织当中的价值和地位。高校体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的核心内容,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获得程度是体育教学效果的核心变量,因此综合教育学、管理学及体育教学特性归纳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概念、内涵、边界、实现程度及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辽宁省12所高校体育部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现实状况及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实现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分别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整体状况、不同个人变量教学自主权的获取情况及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获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所得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是社会整体利益和学生群体利益的体现,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投入的动力源,是体育教师以体育知识伦理、道德伦理为基准,以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监督与制衡为前提,在教学及相关活动当中表明教育信仰与意见,自由、不受他人干扰独立作出决定的权力。包括个体层面的教学自主权和群体层面的教学自主权两个维度。2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整体实现程度处于一般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在群体层面的教学自主权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失,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的程度较低。3不同性别、年龄、职称、职务、任教年限等个人变量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层赋权的特征。4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实现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和制度因素、管理观念、文化因素等外部因素,综合表现为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上级管理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缺乏有效监管,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学受重视程度较低,高校体育管理观念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职业发展的预期引致的整体自主意愿的缺失。为保障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管理部门应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监督机制,加强高校管理系统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自主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