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字格是汉藏语系语言特有的一种语言结构单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四字形式在汉语的言语实践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清末民初又是汉语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本文以十种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为语料,对清末民初的四字格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期发现清末民初白话文中四字格的运用特点,弥补该时期四字格研究的空白,为汉语四字格发展史的研究提供语料和帮助。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清末民初四字格的基本概况”对四字格的涵盖范围进行了界定,同时介绍了十种白话文报刊中四字格的分类标准。经统计,十种白话报刊中共有1080个四字格。根据四字格内部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以及清末民初四字格与现代汉语四字格的不同之处,我们将其分为嵌置式四字格、对举式四字格、复现式四字格、替换式四字格、变序式四字格和成对式四字格六类,每类四字格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第二章“清末民初四字格的分类描写”对六类四字格进行例句描写,并概括每类四字格的特点。第三章“清末民初四字格的特点”从从韵律、组合和语法三个角度对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中的四字格特点进行分析。在韵律上,清末民初四字格音节整齐匀称,声调讲求平仄相间,充分体现了汉语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在组合上,清末民初四字格四字格结构灵活,有ABCD、AABB、ABCB、ABAC、ABCC、AABC、ABAB、ABCA、ABBC九种形式。在语法上,清末民初四字格在词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几乎包括了汉语语法关系中的各种主要类型,同时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句子的六大成分。第四章“清末民初四字格的作用”从语音和语用两个角度对四字格在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中的作用进行了举例阐述。清末民初四字格在语音上可以使文章语言流畅,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在语用上,在写景状物时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在表情达意时,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或传达鲜明的褒贬色彩。“结论”部分对前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