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是欧洲最早以全国性立法形式颁布罩袍禁令的国家,随后,很多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城市推行类似法令。罩袍禁令所涉及的关于伊斯兰化、恐怖主义、妇女地位和公共安全等问题不仅在欧洲国家掀起了舆论热潮,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本文第一章叙述了穆斯林与欧洲的关系概况,主要从欧洲穆斯林的社会结构、欧洲穆斯林与极端主义的渊源以及欧洲穆斯林女性群体这三个角度展开。首先,通过分析欧洲穆斯林的人口结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欧洲穆斯林人口对欧洲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方面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欧洲穆斯林极端主义的现状与表现来解释欧洲引发伊斯兰恐惧症的缘由;最后厘清欧洲穆斯林女性的罩袍、头巾和面纱在伊斯兰教中的文化内涵,揭示欧洲穆斯林女性的性别歧视问题。第二章列举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罩袍禁令的立法,并进一步论述罩袍禁令立法的法律与社会关系的辩论。一方面,法国和比利时作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罩袍禁令的欧洲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起到了代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了解保加利亚、荷兰、瑞士以及非洲地区乃至加拿大等国对罩袍禁令的态度,有助于全面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此外,辨证论述罩袍禁令引发的宗教信仰及言论表达、妇女权利、西方价值观和公共安全这四个社会问题,有助于立法者在罩袍禁令立法过程中更好地进行价值取舍。第三章介绍和分析了罩袍禁令的两个司法案例,分别是罩袍禁令之诉以及头巾禁令之诉,法国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对相关诉讼进行了裁决。其中的裁决方法、法律依据和审判理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其他国家的立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第四章主要讨论欧洲罩袍禁令对中国的启示。首先,从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上介绍我国《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其次,分析比较乌鲁木齐市罩袍禁令和欧洲罩袍禁令在立法目的、立法内容和法律责任认定上的异同之处。最后,对完善我国地方性立法以及细化现有基本法律的若干条款提出理论性的建议,并强调法律机制与其他机制相协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