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与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越低,一个像元内包含多类不同性质目标的几率就越大。目前流行的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特点是测量精度高,但数据价格较贵、获取困难;而低分辨率数据的覆盖范围广,费用低廉,如MODIS遥感数据,但由于其空间分辨率较低,遥感图像中存在着大量的混合像元,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并不考虑这一问题,结果导致所占面积较小的地物类型被错分到其它类别中去,土地覆盖分类时常造成一定的误差。然而目前的混合像元分解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是NOAA/AVHRR或者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基于MODIS遥感数据进行光谱混合分析的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选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MODIS遥感数据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研究。 本文首先探讨了MODIS数据格式和预处理,技术分析、总结了常用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通过MNF变换、散点图以及引入PPI纯净像元指数确定端元组分,并采用最小包含法和地理影像空间选择法两种方法求取端元组分反射率,而后将两种方法求得的端元组分光谱值代入到线性模型公式中,分别用带有约束和不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出每种地物类型的百分比(丰度)以及RMS误差。结果显示,使用几种方法进行的混合像元分解结果的RMS均值都小于0.003,与解译好的TM结果相比较,综合评价,地理空间的约束法得出的结果是最好的。最后用传统的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法对原遥感图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非监督分类法效果最差,监督分类要优于非监督分类,但两种分类结果都满足不了要求。若要使分类更加精细,还需运用经过对比结果较好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说明了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进行MODIS遥感数据的土地分类,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表明MODIS数据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遥感动态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统计了1970~2000年黄淮海平原四省(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发生的强对流天气频次,讨论了平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分布,并针对初夏6月这一特定时期选取了5个多发年分析了其
在江西省庐山气象局布设雾滴谱仪、热盘雨量计、现在天气现象仪、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超声风速仪、积冰梯度观测架、七要素自动气象站等,观测到四次积冰过程,对2016年1月20日~1
登陆热带气旋(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LTC)会带来暴雨。但在陆面摩擦作用下,LTC能量被耗损(dissipation)而逐渐减弱(decaying),降水也随之减少或停止。但有少数热带气
本文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通过对近二十年来登陆我国台风的暴雨分布进行分析,结合台风影响过程中的环境流场,从出现
本文主要利用1951-2002年全国730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的数据,配合全球大陆1948-2002年分辨率为2.5×2.5的月平均降水的格点资料和中国从1951-2002年分辨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