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金融信息化成为现实,这也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及服务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呈现经营全能化、业务全能化、规模大型化、服务个性化等特点,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复杂和动态。而在银行外部,随着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的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份额日益下降,商业银行融资角色正在弱化,传统银行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多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运营效率较低,内外发展动力不足,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竞争力不强,在一些制约竞争力的关键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面对全面对外开放和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许多国际大银行在资金调配运用、资产种类、成本控制、经营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原本远离风暴中心的中国银行业也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分析具体的竞争力强弱,引导我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以应对当前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势,并争取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全局性的意义。本文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同国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办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