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全球价值链逐步升级的背景下,越来越来的中国企业拓宽国际视角,加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的阵营中来,中国在国际直接投资舞台上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双重推动下,在德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下,众多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股对德国直接投资的热潮。但是,中国企业对德国的直接投资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投资不力的现象严重存在,投资动机并不十分明确。而且,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于现阶段中国向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投资动机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探究当前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投资动机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动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透过中国企业在德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产业选择、方式选择的现状,利用宁波均胜公司、沈阳机床公司收购德国企业和纷美包装在德绿地投资案例,探究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降维,对解释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动机和影响投资流量的变量,如反映德国市场的德国GDP、反映德国技术水平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反映德国投资政策的外资开放度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予以剔除。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投资流量的影响程度并验证是否具有前述三种投资动机,以及各投资动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力有多大。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中国企业在德国通常选择市场活跃、基础设施发达、金融服务完善、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区位开展直接投资,具有占据市场和拓宽至欧洲其他国家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第二,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和半导体产业、机械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其目的为通过直接投资,学习、吸收德国先进的技术、制造工艺、管理经验等,并将其逆向转移回国,实现国内技术升级,具有技术寻求型投资动机,且由实证结果得出技术寻求型投资动机为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动机。第三,影响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为政策优惠度。中国企业为合理规避欧洲市场准入风险和缓解资金压力,利用德国对外商给予国民待遇和各州不同的投资优惠政策,以政策导向型动机选择投资方式和投资区位。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宏观国家层面来说,中国应推动签署中德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进入德国市场提供便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对德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助推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加大中国企业对德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从母国角度加强政策导向。从微观企业层面来说,中国企业应积极投身国际投资市场,借助德国高效的市场环境扩大市场份额;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获取高端技术,助推国内技术升级,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向中德投资促进机构寻求投资咨询,在政策导向型动机的驱使下,争取更多的投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