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能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能源利用率和污染物排放问题。能源型城市能源使用大多数是采用粗放型的,能源利用率的大小,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能源型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中国典型22个能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能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能源利用率和污染物排放问题。能源型城市能源使用大多数是采用粗放型的,能源利用率的大小,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能源型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中国典型22个能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了 2008-2017年能源型城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及其冗余不足率问题。其次,从空间规模、大小、纹理三个方面对工业能源环境效率进行空间分析,并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最后,运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来考察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内,各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均值为0.438,整体水平较低,城市未来节能减排潜力较大。不同城市间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四大区域效率值呈现“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格局。(2)22个城市都存在投入或产出冗余率不足,其中,西部地区冗余率最高。(3)能源型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值整体上不均衡,其差异程度呈现递增趋势,变异系数整体上呈“W”型。低效率值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高效率值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效率值相对较稳定、中部地区效率值变动幅度较大。(4)能源型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地区差距逐渐增大趋势,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是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根源。(5)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自控能力、产业结构、资产结构、人口密度、能源消费、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典型能源型城市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影响方向、影响大小与显著性方面各不相同。结合上述结论与能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改善城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对策措施。图(16)表(8)参(92)
其他文献
某矿副井井筒在2009年因突水溃砂发生了受拉和次生破坏,针对破坏的特征,专家提出以内套钢板混凝土井壁的形式对原井壁修复加固,原井壁和内套井壁组合成一个整体,共同抵御外界作用。修复后的井筒投入使用后,依然面临复杂地质情况、煤层开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井筒运行状态进行判定十分必要。现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形式对该副井井筒状态进行分析。按照均匀荷载和不均匀荷载对复合井壁进行应力计算,并
采煤活动会对周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扰动作用,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目前通过煤矿区土壤动物多样性表征采煤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还较少。同时,煤矿区土壤复垦修复中,矸石上覆土的理化特性及肥力水平会影响其后续的生态修复进程,如何改善上覆土的理化特征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拟先研究煤矿区土壤蚯蚓的多样性及其限制因子,而后,采用不同方式的蚯蚓与植物协同改良矸石上覆土的实验,以探索采煤活动对土壤
煤矿安全关乎矿工的生命,及时地排查出煤矿安全隐患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煤矿安全隐患排查主要采用安检人员亲身下井检查的方式,并通过安全监督简报对现存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记录,该方式存在人工记录数据误差较大、数据传输不及时以及不利于记录档案的保存等问题;部分企业采用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去处理安全隐患数据,但其分析数据的能力较差,处理隐患不够及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和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大量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和氯盐的飞灰。以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分析吸光光度法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元素(Pb、Cd、Mn、Ni)含量及其形态进行研究,采用电子电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飞灰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超声和生物炭对飞灰浸出特性的影响。在30℃、不同液固比条件下,水洗可去除飞灰中60%-70%的氯盐,但重
随着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为了寻找新的分析方法,正在努力创造新的分析媒介和工具,以确保能迅速和准确的进行测定。迄今为止,纳米科技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它有着传统宏观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特性。而碳点作为其中的一员也越来越受到科学研究人员的普遍欢迎和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它已被用于分析化学领域并且可以作为量化方法的工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我们围绕荧光碳点的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改善国内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能源消耗第二大产业物流业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物流业需要“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当前,长江三角地区正在大力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同样也是能源和碳排放高密度地区,长三角能否率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对本地区低碳发展具有重
自1987年以来,在我国黄淮地区有大量的煤矿发生井筒破坏事故,煤矿的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井筒是矿井的咽喉部位,它是煤矿通往地面,运送物资和工作人员的唯一通道,在煤矿安全保障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淮北矿业集团临涣东风井井壁进行修复加固设计与施工,并对修复加固效果进行了现场监测。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计算临涣煤矿东风井在四含疏水条件下,不同位置开设卸压槽后
巷道围岩变形在软岩巷道控制中是一个重要技术难题,由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复杂性,得到一种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对策,成为国内外煤炭领域的许多专家研究的方向。在膨胀型软
4-膦吡唑的单阴离子([3,5-R_2dp]-,R=Ph,t Bu)能被高价金属离子氧化,也能被碱金属还原。鉴于这种独特性质,该类化合物预期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种配位模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由于存在分子内电荷迁移的可能性,该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或具有更加广泛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特别是,相应的3d过渡金属配合物,有可能具有特殊的磁性,表现为单分子磁体。因此,4-膦吡唑过渡金属配合物有希望应用于信息存储材料、有
结构新颖的平面多配位碳分子的设计对化学家们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1970年Hoffmann提出“平面四配位碳”的概念,由此开启了平面多配位碳化学新方向。半个世纪以来,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严谨探究下,平面多配位碳化学已由传统的平面四配位碳(planar tetracoordinate carbon(pt C))拓展至平面五配位碳(planar pentacoordinate carbon(pp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