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由于其优异的应用性能和具有环保生产等特点已成为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由于其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应用经验的不足,制约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我国的快速推广应用。本文通过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砂浆减水率、胶砂强度和水化过程的电阻率、水化放热速率,对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C)与缓凝剂、早强剂、其他减水剂及矿物掺合料之间相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1.结合净浆流动度和凝结时间试验得出,柠檬酸、蔗糖的缓凝性强,但辅助塑化效应并不好,而缓凝性小的葡萄糖酸钠却有较好的辅助塑化效应,说明缓凝剂并不只是通过延缓水化来影响浆体流动性能的。
2.净浆流动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盐早强剂对PC的塑化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从早强剂对PC吸附量、立体结构及ζ-电位影响方面给予解释;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试验表明,无机盐早强剂有不同程度的促凝效果,早强剂的增强效果存在一个临界掺量;水化过程电.热行为表明,PC与无机盐早强剂复合使用,诱导期的结束时间提前,浆体结构的形成加快,放热峰提前出现,且峰值升高,与宏观试验获得的结论一致。
3.通过净浆流动度和砂浆减水率试验,考查了PC与普通减水剂木钠或其它高效减水剂的复合效应。结果表明:少量PC与木钠复合产生正效应,PC与FDN、AS复合产生负效应,PC与FAS复合产生正效应,PC与MS复合产生零效应。
4.通过净将流动度试验研究矿物掺合料对PC的辅助减水作用,并从矿物掺合料的延缓作用、吸附作用和颗粒级配作用方面给予解释;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研究了PC与矿物掺合料双掺对胶砂早期及后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部分取代水泥时的后期强度可超越纯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