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在影视作品中,西藏都是一个充满神秘气质的遥远意象。这种神秘既引发了人们追寻探索的欲望,也导致了一些误读和偏见的可能。当代文坛中的藏族作家们也意识到,如果不能书写出“真实的西藏”并引发广大读者的共鸣,那么西藏和中原之间文化的隔阂将会越来越深,西藏文化也将被放置于更加边缘的位置,成为民族风情的刻板展示。值得庆幸的是,一大批怀着民族自觉的藏族作家们从未停止过对于西藏的书写,并在国内、国际文坛中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次仁罗布就是其中孜孜不倦的一位。已经有很多学者和评论家选取了次仁罗布创作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品鉴,却少有人全面地探讨次仁罗布的西藏书写。在笔者看来,次仁罗布对于西藏的描写和超越无疑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毕竟,次仁罗布将自己视为民族的“树碑之人”,在各种场合都不吝于表现对西藏的热爱和责任感。这种感情当然也体现在了对于西藏的书写之中。本文试图采用作品精读与文本分析的手法,分析次仁罗布西藏描绘的内容与策略,并以文本之中的描绘为基础发散开来,挖掘到文本之外思想和精神上的超越。西藏描绘与精神超越共同构成了次仁罗布的西藏书写。笔者依次讨论了次仁罗布西藏描绘的内容、主题和叙事,并探求其中蕴含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情感。将次仁罗布的西藏描绘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之后,再去探求西藏书写中的想象与超越。笔者认为,次仁罗布的西藏描绘既表现了他对于民族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对于现实的不满。次仁罗布并未止步于描绘对于现实或历史的不满,而是由此催生了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的构建正是次仁罗布西藏书写中超越和独特的部分。在超越和想象中,次仁罗布呈现了他对民族的爱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