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中国戏曲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特有的东方审美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在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虽然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历程,可以追溯到13世纪,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传统戏曲在传播的范围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成功地将这项古老的艺术传播到海外,是每一位戏曲研究者和对外文化传播的研究者的重要使命。文章以元杂剧的跨文化传播为例,总结元杂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具体分析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分析,为中华戏曲文化传播事业的优化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出一些具备可操作性的参考和策略。在主要介绍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及其历程论述为核心的基础上,概要地指出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第一章,元杂剧特征及其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分两节予以论述。元杂剧是最早传播到海外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元杂剧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对元杂剧《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等代表性作品的文本翻译书目进行梳理,对元杂剧故事的演出活动以及元杂剧理论的跨文化传播进行初步董理。兹选择以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关汉卿杂剧选》、许渊冲英译的《西厢记》为例,指出元杂剧作品中的文化词、成语典故、以及曲词在翻译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元杂剧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针对元杂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不足,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初步探索,在文本英译问题和元杂剧海外演出等问题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同时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地使用新媒体的媒介传播方式,对于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进行高质量的传播和推广最后在总结元杂剧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分析新时期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机遇,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的优化提高进行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