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信息控制的若干思想研究——传播学视角下的监察、谏议与教化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古代政治信息控制的若干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王朝的主要通过监察、谏议、教化等形式对社会实施控制,从信息传播视角,可以将其概括为信息监督、信息调节及信息规范,它们与拉斯韦尔的传播功能理论大致对应。在以监察为中心的信息监控领域,西周前已经出现了“天监”的思想,以后周公等人又发展出“民监”、“史监”等思维。这种既尊重天的意志信息,又将人间的民情信息、民意信息及历史信息作参照的观念,无疑为信息监控理论奠定了基础。以韩非、商鞅为代表的先秦法家在监察目的、监察原则及监察手段等方面多有论述,初步形成监察思想体系,对后世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不乏传播学意义。在古代监察活动中,信息传播成为其重要特征,这一点通过古代君臣对监察职守“耳目”的定位就可以看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观念是古代君臣对信息传播及控制高度重视的反映,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政治传播思想内涵。可以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古代政治传播的纲纽性认识。
其他文献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具有宗教、文化和国家三种不同内涵,在实践中分别表现为伊斯兰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它们在历史中相互结合与冲突影响着阿尔及利亚的政
当前对乡村社会的研究,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狭隘的学科本位观对社会历史的碎化,另一种是历史学科学化的追求导致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前者以“占山为王”的方式将乡村史分割
阎锡山于1917 年到1937 年在山西推行的村本政治,是民国时期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对乡村社会进行治理与建设的典型之一。阳曲县作为当时山西省会,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是
伴随着世界各地民族冲突的频发,国家认同研究逐渐升温。回族作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历代政权保持良性互动,因此对于回族国家认同的研究具有可借鉴的
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1849—19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于俄国历史舞台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他因才能出众而深受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赏识,于1892年2月升任交通大臣,同年8月
16-19世纪的英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作为最早步入现代社会的国家,英国的发展状况历来为学者们所关注。本文以这一时期英国民众的文化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
虽然法老时代的埃及没有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但整个古埃及人的活动却是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的。特别是司法审判方面不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且显示出一个比较高的发展水平。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