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丹霞洞穴的成因、空间分布及对沉积古气候研究的关系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kil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发育在信江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中,主要以发育老年早期孤峰、峰林以及残丘类地貌景观为特征,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岩性差异、断裂切割、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是造成丹霞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所处的盆地内位置、出露红层的性质以及构造发育特征的不同,也影响着地貌发育的特色。丹霞洞穴是丹霞地貌常见的一种微地貌形态,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洞穴尤为典型龙虎山-龟峰地区出露的丹霞洞穴在形态上主要有顺层岩槽、扁平洞穴、蜂窝状洞穴以及竖状洞穴等。其中,顺层发育的大型岩槽在龙虎山泸溪河西岸集中分布,并是2000多年前古越族崖墓葬之地。而龟峰地区主要发育有蜂窝状洞穴和扁平洞穴。蜂窝状洞穴多发育在崖壁上,以展旗峰和朝帽峰崖壁上洞穴最为突出。形状多为长条形,大小不等,深浅各异,或顺层密集分布,极像蜂窝。扁平洞穴主要出现在南岩景区,数量多,规模大。多出露在山壁的凹面,大都外宽内窄,洞壁较为光滑。本文探讨了龙虎山不同类型丹霞洞穴的空间分布,从岩性组份和胶结物、重力作用、软弱岩层和裂隙水等角度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认为丹霞洞穴的发育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岩性及其抗风化、剥蚀能力和岩层厚度的差异是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物质基础,风化(物理、化学、生物风化)剥蚀、流水侵蚀、雨水的侵蚀、重力崩塌等是形成丹霞洞穴的主要外动力作用。丹霞洞穴的形成、发展,往往不是受一种外动力作用而成,洞穴的形成或以某一种外动力作用为诱因或者主导作用,然后在多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并阐述了其与白垩纪信江红层断陷盆地古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晚白垩纪时期,信江盆地处于干燥的沙漠环境,所处的两种沉积扇相的空间位置与距离盆地边缘物源区的高山区远近的距离有关。本文还首次尝试从地貌学研究的角度去解释泸溪河两岸悬棺为何只位于河流西岸的千年之谜。
其他文献
伴随着幼教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把区域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联系园内实际,阐述了目前区域活动存在的不足,如“独角戏”现象;过分强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3~6年级阶段的习作教学更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阶段。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最早运用于词汇教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较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
<正>语文,顾名思义"语"为口头交流的实践,而"文"则是书面的表达。学习语文不仅仅在于自身语言表达得流利顺畅,更在于自我的情感能徜徉在字里行间。常说口头的阐述往往会受制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初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教学,研究的主题是初中语文小说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阅读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两个必要且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依据文本
受害人的因素与损害结果存在某种联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此确定哪些联系可以作为减轻或免除侵权人赔偿责任之事由就成为了侵权法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过失相抵规则是侵权
死亡观是人对死亡的本质、过程、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简言之,死亡观可以理解为人对于死亡的认知和而对死亡的态度;不同的死亡观会导致行为上的差异。死亡的必然
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它是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是一群特殊的细胞,它不同于获得性免疫在发挥功能的时候是需要抗体和
埋地管道在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是土木工程中的热点问题,近期城市埋地管道事故频发。导致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地面堆载是产生管道事故的一个不可避免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于挽救脏器功能丧失或衰竭的病人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器官移植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某些医疗技术领域已处在世界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