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IMR的治疗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反流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仍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拟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情况下左室和二尖瓣装置的重构及其对反流的影响,探讨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机制,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检超声心动图查正常组、心梗无反流组及心梗反流组患者左室和二尖瓣装置的重构情况。测量主要指标有:二尖瓣反流程度、左室整体和局部重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左室容积指数(EDVI,ESVI)、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球形度(diastolic and Systolic L/D)和乳头肌所附着室壁的室壁运动指数(WMI);二尖瓣装置的重构指标包括:二尖瓣闭合面积(MLC)、瓣膜闭合点高度(CH)、腱索的长度(CT)、瓣环面积(MA)、收缩期前、后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乳头肌位置变化及前、后乳头肌之间的距离(APM—PPM)。结果:无反流组和反流组左室均发生了重构,EF降低,ESVI、EDVI增大,左室球形度增加,乳头肌所附着室壁的室壁运动指数降低等。两组相比,反流组左室的重构更为明显。反流组二尖瓣装置发生了明显的重构,瓣叶向瓣环方向的运动受限,瓣膜闭合点距瓣环线的距离增加,瓣膜之间的接触面减少,而局限于瓣尖部位的闭合,MLC增加,瓣环扩大,收缩率下降,乳头肌向后向外移位,乳头肌之间的距离增大,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增加。无反流组二尖瓣装置仅发生了部分重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流程度和MLC、CH、EDVI、ESVI、EF、L/D、MAA及其收缩率、APM后向距离及APM-AMA、PPM侧向距离、后向距离及PPM-AMA、前、后乳头肌之间距离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左室重构指标中EDVI是反流主要的决定因素,二尖瓣装置重构指标中MLC、PPM-AMA和MAA是反流主要的决定因素,左室和二尖瓣装置两者重构指标中MLC、
其他文献
目的:风险产科产房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选取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使用常规产科护理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在最大范围
试验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全脏器各分离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别为:非蛋白氮1.48%,肌浆蛋白33.20%,肌原纤维蛋白13.14%,碱溶性蛋白21.54%,基质蛋白30.65%;贝肌肉各分离蛋白组分占总蛋白含量分
1.研究目的 胎儿生长发育与成年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国际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出生记录保存和追访困难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尚没有对人群追踪的研究。本研究试图通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房颤(PAF)的危险因素。方法206例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心电图及病史资料分为PAF组66例和窦性心律(SR)组140例,记录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
海岛旅游发展是推动海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成了促进海岛地区社会变迁的有效模式。传统的旅游影响研究已经无法涵盖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从社会
平凡的泥土、一流的艺术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刘秀兰,一位执著的陶艺雕塑家,在赢得了一个个殊荣后,将无言的泥土和有形的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她的泥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