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大鼠模型上,研究探讨中药生姜泻心汤对肠粘膜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干细胞标志物表达、肝脏UGT1A1、肠道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揭示该方在预防伊立替康肠毒性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中药预防化疗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2.为临床应用生姜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肠毒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中药的作用具有多靶点的特点,探索中药生姜泻心汤在不同靶点抑制化疗性肠毒性的作用,是阐明对肠毒性预防机理的关键。根据伊立替康的代谢及其肠毒性的发生机制,利用伊立替康腹泻大鼠模型进行体内试验,从调节肝脏UGT1A1酶、肠道β-葡萄糖醛酸酶以及促进肠粘膜自身修复机能三个环节进行研究。1.建立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2.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的变化,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并根据文献记载腹泻等级和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伊立替康注射后进行腹泻评估,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腹泻症状的影响;3.通过HE染色技术,观察伊立替康对腹泻模型大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肠粘膜的损伤作用,并对比各组大鼠间不同肠段肠粘膜在镜下病理上的差异,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肠粘膜损伤的影响;4.通过TUNEL染色和caspase-3酶活性检测技术,分别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各组大鼠空肠肠粘膜细胞的凋亡状况,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5.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黏附分子(homing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44)抗体分别染色标记空肠中增殖的肠粘膜细胞和肠隐窝处的肠干细胞,观察各组大鼠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干细胞在镜下的染色情况,并通过Image-Pro Plus(IPP)软件测定所拍摄的图像中染色部分的整体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值,并计数每个视野下PCNA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定量地分析各组大鼠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干细胞表达的差异性,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影响;6.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空肠组织肠干细胞标志物Lgr5 mRNA表达情况,从mRNA水平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肠干细胞表达的影响;7.通过酶活性检测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肠道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肠道内环境的影响;8.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UGT1A1 mRNA表达情况,验证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肝脏代谢酶的调节作用。结果1.通过对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一般情况、腹泻症状的观察,及对其肠粘膜病理、免疫组化的检测,均证实伊立替康腹泻模型大鼠造模成功;2.对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从实验第7天(末次注射伊立替康后48h)起,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的累积体重增加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但不同剂量中药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直到第9天,与低剂量中药组相比,高剂量中药组大鼠才显示出更高的累积体重增加值(p<0.05)。从实验第4天起,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进食量显著减少(p<0.01),而各剂量中药组大鼠进食量恢复明显快于模型对照组;至实验第9天,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进食量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剂量中药组大鼠的进食量则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但不同剂量中药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各组大鼠腹泻症状的观察结果显示,末次伊立替康注射24h后,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中药组大鼠的腹泻评分均值开始升高,其中模型对照组大鼠腹泻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各剂量中药组,在末次用药60h和70h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中药组大鼠的腹泻等级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p<0.01)3.肠粘膜病理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肠粘膜可观察到伊立替康引起的损伤,包括:肠上皮大体结构不完整、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肠隐窝和肠绒毛减少、变短等,其中,以空肠、盲肠黏膜的损伤最为严重;而低、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肠黏膜结构更加完整,肠隐窝和肠绒毛得到了更好的保存。4.TUNEL染色和caspase-3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镜下空肠黏膜阳性凋亡细胞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且低、中、高剂量中药组肠道caspase-3酶活性(U)分别为0.66±0.10、0.48±0.11、0.68±0.19,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vs1.00±0.17,p<0.01);5.PCNA和CD44染色标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中药组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531.20±101.64 vs 312.40±43.23,p<0.01);高剂量中药组PCNA 的 IOD 值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494.93±615.00 vs 1026.26±339.00,p<0.05);中、高剂量中药组CD44的IOD值分别为511.35±83.18、613.04±102.42,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vs 360.99± 156.87,p<0.05,p<0.01);6.实时定量PCR技术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中药组大鼠肠道Lgr5 mRNA表达均有所增多,但只有高剂量中药组Lgr5 mRNA表达显著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1.75±0.53 vs 0.56±0.54,p<0.01);7.β 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在伊立替康注射前,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中药组大鼠肠道粪便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肠道粪便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3.88±1.78 vs 5.92±1.47,p<0.05);在注射伊立替康后,低、中、高剂量中药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分别为12.56±1.81、13.55±1.17、11.62±1.78,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vs 16.09± 1.40,p<0.05,p<0.01),而各剂量中药组间的差异并不显著;8.实时定量PCR技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肝脏UGT1A1酶mRNA表达显著降低;而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中药组大鼠肝脏UGT1A1酶mRNA的表达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1.生姜泻心汤可有效减轻伊立替康所引起的体重下降,促进注射伊立替康后大鼠的进食;2.生姜泻心汤可以降低伊立替康所引起的腹泻级别和评分;3.生姜泻心汤可以减轻伊立替康引起的肠粘膜病理性损伤;4.生姜泻心汤可减少伊立替康所导致的肠道细胞凋亡;5.生姜泻心汤可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增殖;6.生姜泻心汤可促进肠干细胞的表达;7.生姜泻心汤可降低大鼠注射伊立替康后肠道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8.生姜泻心汤对肝脏UGT1A1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对塑料防护排水板纵向通水能力测试技术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指出:针对软土地基加固用塑料排水带的纵向通水量测试方法不适用于塑料防护排水板的相关试验;塑料防护排水
针对达开水库灌区渠道防渗衬砌混凝土存在易开裂、易冲磨、抗渗性差、耐久性低等问题,本文提出渠道防渗采用聚合物纤维混凝土的设想,对渠道防渗聚合物纤维混凝土进行试验和应
深受发展资金困扰的河南省汤阴县禾丰专业合作社农民付小平急于扩大规模建温室,却面临没有抵押物贷不到款的尴尬。他问:能否让农民的房子和城市的房子一样,办个房产证,用来抵押贷款?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重庆、山东等地相继启动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工作。国土部日前表示,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正加紧进行,力争到2012年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现 状   气温在一天天降
软土地基条件下坡体易出现蠕动滑坡,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进行高边坡砌石护坡施工,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方可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和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分析了
目的:分析抗帕金森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46例,均接受药物治疗,收集电子处方系统中抗帕金森药物处方846张,分析处方
通过光催化方法制备了纳米硅(F-SiNPs),再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纳米硅水溶液中制备了F-SiNPs/聚丙烯酰
这一学期带一年制升学班,让我成长很多.我突然真正明白了教师的意义,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也不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说心里话没有那么伟大,也没那么壮烈.教育其实就是陪伴,陪伴学
文章从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监测点的布点原则、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分析方法和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专家打分法为噪声监测点定点原则,形成了符合江西省情况的监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