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泰晤士报》1901年由美国人创刊于中国上海,成立之初顺应了美国在沪侨民需求,拥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作为一份美国商业报刊,该报早期为了获取多国的资金援助不惜舍弃报方品格、数次变换报道立场。1914年日本蛮横出兵侵略青岛,国内“排日”风潮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中,日本外务省便买下《上海泰晤士报》作为自身言论宣传阵地,九一八事变后该报彻底沦为日本的傀儡报刊。《上海泰晤士报》受日方经济渗透、控权和独占的影响,自一战之后便成为日本人操控的英文报刊,动员和利用舆论工具为日本的侵略活动张目。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该报完全沦为日本政府的宣传机关,直到太平洋战争后为日本政府接办,1944年正式宣布停刊。《上海泰晤士报》既是侵华时期日本最主要的在沪宣传工具,也是记载了日本残暴罪行的如山铁证。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探索《上海泰晤士报》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一段历史时间内,是如何站在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立场,在报道中为日本建构战时虚假形象、建构了怎样的虚假形象以及在这些形象的背后体现出日本政府如何企图利用《上海泰晤士报》来配合其军事侵略进行舆论宣传,进而控制当时在华侨界的舆论环境。本文的第一部分对问题缘起和研究思路进行基础梳理;第二部分对《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做细致阐释,通过对该报的出生变革、经营管理、消息来源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份报纸在战时如何受到日本政府钳制及原因;第三部分是《上海泰晤士报》对交战时期日本形象的宣传报道研究,该报通过对战时日本军事形象和领导人形象的刻意美化建构其一个虚假的日本军国主义“强军”形象,颠倒黑白、希望以此来唤起日本军民的战争意识;第四部分为《上海泰晤士报》对日本与华外交形象报道分析,该报通过营造东亚的虚假和平景象来恶意干预中国民众的战争意见、妄图削弱中国抗日军民的抵抗决心和意志。第五章将日本放置于国际社会,分析该报对战时日本国际形象的报道:从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的狼狈为奸、到与英美的里应外合、掩盖侵略事实,甚至在国际上大肆进行欺骗性宣传,威胁世界和平,《上海泰晤士报》为日本政府建立出“得道多助”的虚假国际形象、扰乱国际社会秩序。最后一章总结在《上海泰晤士报》对日本形象进行多样而失真化报道的背后,体现出日本政府这些宣传行为的原因:企图通过炫耀武力来鼓舞日本官兵的侵略意志、通过粉饰太平太弱化中华民族的反战情绪,甚至通过树立“得道多助”的国际形象,误导他国对这场非正义战争的客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