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轴型皮瓣及其放射性损伤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891210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瓣手术是整形外科或创伤外科常见修复方法,但由于受供血条件限制,其切取范围均有一定限制,超过这个范围,皮瓣的远端及边缘会因血运不足而发生坏死。鉴此,国内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各种改善超范围皮瓣成活的方法,如皮瓣延迟、注射VEGF或肾上腺素、扩张等方法,但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患者有痛苦等缺点,疗效均不满意。将低能量冲击波治疗应用于皮瓣外科,可能为提高皮瓣血运,扩大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无创治疗手段。国外部分学者已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低能量冲击波对动物的皮瓣活性有提高作用。但应用的能量及作用次数不甚相同。与以往不同冲击波能量的治疗是否同样对皮瓣具有提高活性作用,不同作用方式是否存在不同的效果,低能量冲击波是否对皮瓣的特殊损伤(如放射性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细胞疗法的联合应用是否对皮瓣的放射性损伤有显著治疗作用,为探讨上述问题进行本论文研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论文①拟通过大鼠背部的血管解剖学研究,为制备稳定的大鼠背部皮瓣模型提供可靠的解剖学数据,证明不同供血模式对皮瓣模型的影响;②拟通过大鼠背部轴型皮瓣模型,应用0.18mJ/mm~2单点冲击能量下,查看500次冲击治疗及250次分期(共500次)重复冲击治疗对模型皮瓣血运的影响;③拟通过放射照射后大鼠背部轴型皮瓣模型,应用单纯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组、骨髓细胞混悬液注射组、对照组、骨髓细胞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组、PBS注射组等组间观察,探讨对皮瓣放射性损伤冲击波治疗可行性及合理的作用方式。通过大鼠轴型皮瓣及其放射性损伤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的系列研究可得出①只有具有良好的供血系统的轴型皮瓣,才能提供稳定的皮瓣模型;②0.18mJ/mm~2能量水平下应用冲击波治疗,对轴型皮瓣具有提高血运、促进成活的作用,但是小剂量多次冲击效果更加;③在本研究中单纯冲击波治疗及骨髓细胞注射治疗,对放射性损伤皮瓣模型,无明显促进作用;④骨髓细胞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皮瓣缺血状态的恶化。本研究的创新点:①首次对大鼠背部血管网进行系统解剖,为大鼠背部皮瓣模型制备提供解剖学数据,通过实验证明规范化模型建立的重要性;②首次证明0.18mJ/mm~2能量冲击波治疗具有提高皮瓣成活率作用,并且小剂量重复冲击治疗,优于单次大剂量冲击治疗,国内外未见发表;③首次进行放射性损伤皮瓣模型的低能量冲击波治疗研究,并证明细胞治疗联合冲击波治疗皮瓣的放射性损伤有效,单纯应用细胞疗法及冲击波治疗效果欠佳,国内外未见发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防治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采用药物浓度自动分析仪(TDX)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分析其与抗癫痫的疗效关系。结果:丙戊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正在逐步建立,第三部门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在我国迅速地发展壮大,并且在教育、扶贫、社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信息已成为左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获取辅助决策信息的成本。当今社会
焊接机器人因其高效性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碰撞检测关乎机器人安全生产。针对焊接机器人与工件避障的问题,利用栅格法化简环境信息的优势进行建模,利用蚁群算法运算速度
为了提高卫星姿态控制的运行速度,减轻星载计算机的负担,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卫星姿态控制器的硬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卫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给出了经典PI
<正> 妮子很早就想要独个儿去赶一趟集,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吃啥,而不是像跟着奶奶那样,连上厕所也得招呼一下,使奶奶不站在庄稼地的路边
期刊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大学在摆脱了教会的婢女和附庸的地位之后逐渐成为学者自治的学术机构,他们在高墙后面静悄悄地从事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索活动。自20世纪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成员共同持有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可以把职工引导到企业的既定目标上来,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激发职工的潜力,提高其自主管理和自主
文章简要介绍了处理文件碎片的便捷方法。
经济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和金融快速发展,1978年浙江省GDP为124亿元,人均GDP为331.73元,至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