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由于经济制度改革还不够完全,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还处在幼稚期。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的股份制公司都是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转变而来,而在改制这个过程中,国有股份的比重占了绝大部分,由于这些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督机构职能和作用模糊、监事会监督力度有限等等。虽然在我国《公司法》中,已经将独立董事制度纳入了公司治理之中,但由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时间尚短,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如独立董事的选聘程序、任职资格、职权大小、激励约束等方面的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对改善公司治理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在收集和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一方面,研究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股东大会权利过于集中;董事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合理;监事会无法形成对公司经营层的有效监督;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利失衡的问题;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独立董事制度如何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倾向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效用的前提条件;独立董事的最优行为选择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效用的主观条件;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效用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研究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运用现状,并对其发挥效用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外部公司治理制度不足;内部公司治理制度不足;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不足。最后针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完善独立董事相关法律体系;完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完善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规模中的法定比例;充分保障独立董事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