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当前在我国大中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居住在群租房里,过着一种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生活。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大中城市的绝大多数住房功能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多人群居的情况,导致了厨房、卫生、水电等配套设施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对相邻业主权益的侵犯、引发安全隐患、加大物业管理难度等。城市房屋租赁管理中出现的这种群租现象,一时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也引起了包括学者、政府管理部门、律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一个新涌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管理部门,对群租的研究和认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发生在转型期城市公共管理领域的群租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加强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对于城市的安全、有序、和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
本文以我国城市公共行政管理为研究视角,以城市房屋租赁管理中的群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对群租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等进行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同时,通过与国(境)外主要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提出论文的核心观点:群租现象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其实质是外来人员管理以及城市住房供应问题的突出表现;群租现象给城市公共管理带来挑战,(城市)政府必须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承担公共住房责任,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加强公共管理等方式,对群租现象进行治理;群租现象的有效治理,既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又要逐步将外来人员中收入较低的人群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住房的要求,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本论文的特色之一,选题为城市公共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选择与城市市民百姓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群租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管理视角对(城市)政府的房地产管理职能进行探讨。选题紧扣当前城市住房中出现的群租现象,对促进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居住权,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特色之二,在于这项研究所具有的初创性。作为城市公共管理中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国内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形成的相关论点差异较大,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作者对这个课题开展初创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开拓性。
本论文的特色之三,在于实证研究方法的充分运用。本文运用了近年来权威部门发布和实际调查的数据,同时从上海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门采集第一手资料,对群租房客进行重点访谈,使得本文的实证性特点凸现,研究结论也更为可信。本论文的特色之四,在于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强。作者结合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对群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探讨,使得本文就加强群租管理而提出的决策参考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的提出与选题宗旨、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方法,阐述了论文的若干特点及创新之处,并且对群租等相关概念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第二章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对群租的种类与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对群租引发的主要社会问题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并对群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层面的探析。
第三章对群租现象进行了国际比较。对国际上房屋租赁的现状、国(境)外的群租现象及特点作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境)外解决中低收入人员住房困难的主要做法,得出对我国城市群租现象治理的有益借鉴。
第四章从理论上对群租现象的治理进行了论述。对政府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作评析,将群租治理置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明确了政府对群租现象治理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
第五章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政府对群租现象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充分认识政府在治理群租现象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政府在治理群租现象中的职能及责任;发挥政府在综合治理群租现象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