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仿真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联网是指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的感知,实现道路交通“零堵塞”、“零伤亡”和“极限通行能力”的专门控制网络。目前车联网采用单一网络,主要使用专用短距离通信(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DSRC)作为标准协议,提供车辆间信息交互。但由于DSRC本身的一系列缺点,在车辆增多时,通信效率会严重下降。而随着4G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也在车联网技术的研究中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针对车联网发展的现状,提出DSRC与LTE相结合的异构车联网架构,对车辆广播中的时隙资源分配进行研究,并设计和开发了异构车联网仿真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比分析DSRC协议和LTE协议的优缺点,提出以LTE作为控制中心,车辆间采用DSRC协议进行通信的双层异构车联网架构。设计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和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相结合的MAC层机制。当车流密度较小时,车辆选择CSMA机制,通过竞争接入网络;当车流密度较大时,车辆切换为TDMA机制,通过获得时隙资源接入网络。(2)构建DSRC协议广播机制下的一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CSMA退避算法中初始竞争窗口和车辆数目对包传递率的影响,提出最优初始竞争窗口方法,构建基于本地预测的控制信道拥塞的方法,将两种优化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车辆广播的包传递率。设置仿真场景,进行算法对比仿真实验,证明方法的优越性。(3)在双层架构的基础上,分析CSMA机制和TDMA机制两者间的干扰情况。为了避免两种机制间的干扰,提出一种边界区域的时隙资源分配方法,提高异构车联网整体通信性能。设置仿真场景,验证方法的有效性。(4)根据以上理论研究,设计和开发异构车联网仿真系统。该系统是在VS2010开发环境中设计和开发的,主要分为DSRC通信仿真模块和LTE通信仿真模块。
其他文献
驻极体是具有长期存储电荷能力的功能材料,利用驻极体产生的外电场和微电流可以修复受损组织的驻极态,改善微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神经再生和创伤愈合等.近年来,驻极体在生命
详细阐述了出口巴西SDD8型内燃机车交流辅助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系统组成,解决了出口内燃机车静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率高、漏油、维护工作量大的技术难题,该车已投入运营近万公里
为解决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实现列车双向开门以加快客流疏散问题,提出采用串行口扩展技术的方法。总结异步串口的多种扩展方法及优缺点,介绍基于SPI接口的串口扩展芯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政策,聚集高层次人才,加快我国从人
在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下,"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理念既扼杀后代的成长个性,又弱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泯灭了他们慎独自律的品质。"望子成龙"教育理念内涵的矛盾冲突和客观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