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辽宁省高校四个专业学位的现状调查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找到提升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分析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主要目的,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辽宁省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四个专业学位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辽宁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引言。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运用什么方法,研究思路是什么等。  第2部分,界定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相关概念和理论。这一部分对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其次,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定,明确了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最后建立了专业学位的质量标准。  第3部分,对辽宁省专业学位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与现状分析。在这一部分中,从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其次,分析辽宁省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现状。基于对辽宁省四个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实证调查基础上,寻求存在问题,并分别从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对存在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  第4部分,国外专业学位质量发展策略的经验研究。在这一部分里,从美国、英国、法国三个国家专业学位质量提升策略的角度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外专业学位质量策略提升经验。  第5部分,我国专业学位质量提升对策。从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五个维度提出对策。具体对策是:在培养目标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制定专业学位标准;在学位论文上,全面实行“双导师”制,保证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与质量;在师资队伍上,加强导师指导力量,注重导师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保障体系上:构建学校自我管理、社会监督、政策指导的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改善心理状态,特别要促进学生心理过程的成功体验,初步形成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意志,体育活动中学生积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赏识教育是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并不断强化,使学生充满健康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成绩。老师能及时抓住时机、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潜能;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特点 时机 方法 
学位
本文首先整体阐述了现阶段国内学前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改善举措,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高品质发展带来可参考的建议.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各项制度建设逐渐完善,当前,关于股权善意取得的规定自发布后一直饱受诟病:一方面是围绕着适用类型的困扰,即是否仅包括名义股东处分和一股多卖
“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提高“运算能力”对于学生当前和今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对于六年级学生,随着分数乘、除法的出现,计算难度加大,计算正确率会有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