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称为“马政”,既然马政是国家的重要事务,马政即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养马即成为百姓的重要义务。从商代开始,一般的养马业上升成马政,后经历代统治者不断改革完善,逐渐成熟。明朝末年,以渔猎、骑射为主业的女真族重新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部统一了除叶赫外的女真各部,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代的根本制度,“国语骑射”是清代统治者宣称的立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满族所建立的清王朝,以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而成就煊赫武功,对清王朝的建立、发展、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满洲部族的兴起,与马有密切关系。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是以崛起东北的满洲贵族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其在关外统治时期以满洲旧俗为基础,参考历代中原王朝相对先进的军事制度,制订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军制,在八旗兵中,骑兵占居主导地位。本文试图从清代八旗马政的管理制度入手,以清朝前期为重点,分析清代八旗马政对于当时及后世的重大影响、意义、作用。笔者的旨趣是通过梳理、阐析清代八旗马政的发展、演变过程,指出其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逐渐崩溃而走向全面废弛。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提出研究主题的设定原因,介绍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史料来源等,对相关史料进行概述,对相关论著进行述评,并提出笔者的旨趣。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共分六节,介绍清代八旗马政建设的沿革,阐述满族悠久的养马历史,评析八旗骑兵的创建及其重要作用,探讨清代八旗战马的来源,表现清代八旗马政管理制度等级森严以及清代统治者高度重视畜养官马,评述清政府对于八旗马政管理严格的奖惩政策,并阐述清代八旗马政管理制度的废弛衰败。第二章共分三节,从设置、沿革、官员职掌、下属机构等角度介绍清政府马政主管机构——太仆寺,并评述其下辖两翼牧场的概况,清政府对于两翼牧场的各项政策规定,两翼牧场在清代马政中的地位、影响、作用等。第三章共分五节,从设置、沿革、官员职掌、下属机构等角度介绍清朝皇家马政主管机构—上驷院,上驷院为清代所属的三院之一,掌管宫内所用之马,清朝初年沿用明代之制,设立御马监,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满语称为adun yam en,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汉称上驷院,下设监管事务大臣,无定员;卿2员,一员由侍卫补授,一员由内务府司员补授,每司均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并评述其下辖大凌河牧场、达里冈爱牧场、上都达布逊诺尔牧场的概况,清朝皇室对于上述牧场的各项政策规定,以及其在清代马政中的地位、影响、作用等。第四章共分二节,论述清代八旗在全国的主要牧场的概况,追溯其沿革过程,评价其在清代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影响、地位等。第五章共分二节,将全面评述清代八旗马政建设,对其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试图指出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代历史的盛衰,结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