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组的标定精度直接影响着惯导系统的导航精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各种导航制导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实际的材料、制造和加工工艺的限制,现有的惯性传感器难以较好满足系统精度的要求。因此,在惯性传感器精度有限的条件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惯组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作为惯导系统的核心单机,惯组的参数稳定性决定了全系统性能保持期,一次通电稳定性(测试合格后一次连续工作数小时的稳定性)和逐次通电稳定性(测试合格后的性能保持期)直接影响系统待机时间等重要指标,对快速反应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光纤惯组、激光惯组等新一代惯性测量组合,具有启动时间短、分辨率高、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寿命长等特点,已广泛运行于惯导系统,特别是无人飞行器、导弹武器系统等,加强稳定性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惯组质量性能变化规律、延长惯导系统高状态待机时间、提高性能保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集能够体现常见惯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性能指标的典型参数,建立参数库,并且针对一次通电稳定性和逐次通电稳定性,研究性能评估分析算法及所需条件,建立可配置、可缩放的匹配模型,为实现通用性较强的分析系统提供支撑。着眼惯性测量组合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对出厂、首检、年检和使用中的测试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统计分析。对逐次通电稳定性分析研究(性能保持6个月),重点对陀螺零偏和标度因数、加速计零偏和标度因数等4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其稳定性变化规律和保持能力。陀螺零偏主要采取极差法进行统计数据分析;陀螺标度因数、加速度计零偏、加速度计标度因数与贮存时间相关联,通过拟合计算得出相关系数,区分线性和非线性变化两种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呈线性变化的数据,使用3σ指标判读法处理呈非线性变化的数据。对一次性通电稳定性分析研究(工作时间8小时),对陀螺和加速度计的零偏及标度因数4类12个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变化规律。设计惯组性能分析模块。研究性能数据展示方式,设计性能分析展示模块,根据惯组类别、性能分析方法和性能参数类别设计可配置的性能分析模块,使得用户可以自行增删改查相应类别的惯组性能分析需要运用哪些方法与参数。设计数据交互模块,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