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事业发展关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特殊教育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文明和谐。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教师的培养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为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访谈法,以N师范学院为例对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经费问题展开研究,发现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收入和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结合N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首先,从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投入的沿革与模式三个角度展开对本研究现实背景的论述,为开展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问题的研究提供充足依据。其次,根据目前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现状,选择以N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其教育教学发展情况,从微观角度探析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的收入与支出的现状,并进一步将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生均教育经费与江苏其他地方高校作比较,进而发现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的现状,发现N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中存在收入总量不足、收入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专门拨款等问题;支出中存在支出结构不合理、生均经费支出少以及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监督等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当前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的财政拨款模式不完善、N师范学院的收费政策不合理以及该校的科研能力、创收能力和吸引社会捐赠的能力不足。最后,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结合N师范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政府加大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经费的投入,学校提高创收能力和经费使用效益等对策建议。一方面,完善财政拨款机制,提高生均经费拨款,增加财政专项投入;另一方面,调整收费政策,拓展创收渠道,扩大影响,增加捐赠收入,加强预算管理和经费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