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毛蒟进行真伪、优劣评价,并初步建立毛蒟质量标准。 方法: 通过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的方法进行生药学定性研究;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的方法进行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等限量研究;采用GC-MS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此外以主要成分石竹烯为对照品,对其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研究。 结果: (1)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均具有鉴别意义。 (2)初步拟定药材水分含量控制在14.0%以内;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 14.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 2.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3.0%。 (3)初步拟定毛蒟挥发油含量不低于0.18%(ml/g);毛蒟中β-石竹烯含量不低于25.09%mg/g。 结论: 以上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了毛蒟药材质量标准,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和可控奠定了基础。 目的: 对毛蒟进行真伪、优劣评价,并初步建立毛蒟质量标准。 方法: 通过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的方法进行生药学定性研究;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的方法进行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等限量研究;采用GC-MS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此外以主要成分石竹烯为对照品,对其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研究。 结果: (1)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均具有鉴别意义。 (2)初步拟定药材水分含量控制在14.0%以内;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 14.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 2.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13.0%。 (3)初步拟定毛蒟挥发油含量不低于0.18%(ml/g);毛蒟中β-石竹烯含量不低于25.09%mg/g。 结论: 以上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了毛蒟药材质量标准,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和可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