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acizumab对人肝癌细胞的直接抑制及联合吉西他滨对荷肝癌裸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evacizumab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人工合成的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美国FDA批准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转移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近期多项研究Bevacizumab对肝癌的临床疗效的Ⅰ期、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Bevacizumab单药以及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肿瘤疗效。肿瘤的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步骤复杂过程,需要大量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很重要的。肝细胞癌是多血管性的肿瘤,研究发现肝细胞癌中存在高水平的VEGF和微血管密度,而且VEGF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VEGF是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核心作用的正调节因子。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VEGFR-1(Flt-1)和VEGFR-2(Flk-1/KDR)结合实现的。目前,Bevacizumab的疗效都归功于它通过阻断VEGF与内皮细胞上的VEGF受体结合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然而,抗VEGF治疗是否也可能对肿瘤细胞本身有直接作用却了解甚少。近年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自身也存在VEGF受体的表达,外源性VEGF可通过肿瘤细胞上的VEGF受体作用于肿瘤细胞。已证实白血病、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上均可见VEGF受体表达,并在这些肿瘤细胞上存在VEGF的自分泌机制。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肝癌细胞系中也存在Flt-1、KDR的表达,各细胞株受体表达情况不一,且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后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说明肝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VEGF的自分泌机制。由此推断,Bevacizumab也有可能通过阻断VEGF与肝癌细胞上的VEGF受体结合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目前,单药Bevacizumab抗肿瘤治疗已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多项临床前实验证明了Bevacizumab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比其单药治疗疗效好。近年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在进行吉西他滨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但其单药有效率在20%以下。而Bevacizumab可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治疗实体瘤的疗效,包括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也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了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或其他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Bevacizumab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影响及机制,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对荷肝癌裸鼠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肝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自分泌机制的实验研究一、研究方法和内容1、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分析肝癌细胞株中VEGF、Flt-1、KDR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选用两株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内皮细胞系ECV304作为VEGF受体表达的阳性对照,从中筛选VEGFmRNA表达量高,Flt-1、KDR均为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2、外源性rhVEGF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无血清条件下,12.5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 rhVEGF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72h后,行MTT检测其增殖情况,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浓度rhVEGF对肝癌细胞株的促进增殖作用;通过RT-PCR检测100 ng/ml rhVEGF作用肝癌细胞后VEGF、Flt-1、KDRmRNA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二、主要结果1、RT-PCR结果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均有VEGF、Flt-1、KDRmRNA的表达,而SMMC-7721中只有VEGF、Flt-1mRNA的表达;且HepG2中VEGF、Flt-1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SMMC-7721(VEGFmRNA:t=9.056,P=0.001:Flt-1mRNA:F=55.975,P=0.000);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示:HepG2见VEGF、Flt-1及KDR的表达,SMMC-7721见VEGF、Flt-1的表达,无KDR的表达。因此,我们选用VEGF高表达和Flt-1、KDR均表达的HepG2细胞作为研究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直接作用的实验用细胞。2、不同浓度rhVEGF对肝癌细胞株HepG2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12.5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组OD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0.002,0.000,0.000)。在25-100ng/ml范围内其促进作用随rhVEGF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其VEGF、KDRmRNA表达量均增加(t值分别为:22.450和9.086,P值分别为:0.000和0.001),而Flt-1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1.225,P=0.288)。三、主要结论1、人肝癌细胞株中存在VEGF及其受体的共同表达。2、rhVEGF对肝癌细胞株HepG2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此作用可能是通过KDR介导的,同时随着肿瘤细胞的增殖,其VEGF进一步表达,从而使得VEGF和其受体KDR的相互作用加强。3、肝癌细胞中可能存在VEGF的自分泌机制,且该机制是通过KDR介导的。第二部分Bevacizumab直接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实验研究一、研究方法和内容1、MTT法检测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无血清条件下,0.1μg/ml、1μg/ml、10μg/ml、20μg/mlBevacizumab作用于HepG2细胞48h,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比较不同浓度间及与对照组的增殖情况。2、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无血清条件下,10μg/mlBevacizumab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经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evacizumab组和对照组。3、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无血清条件下,10μg/mlBevacizumab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各期细胞所占比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evacizumab组和对照组。4、RT-PCR分析肝癌细胞株VEGF、Flt-1、KDRmRNA表达量的变化:无血清条件下,10μg/mlBevacizumab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行RT-PCR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evacizumab和对照组。二、结果1、不同浓度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0.1μg/ml、1μg/ml、10μg/ml、20μ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8%、27%、32%、26%。其中1μg/ml、10μg/ml、2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0.001),但此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evacizumab可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Bevacizumab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7.044±0.14)%,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08)%(t=198.533,P=0.000)。3、Bevacizumab可引起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变化。其中,S期细胞无明显变化(t=0.477,P=0.646);G1期的细胞增加(t=13.457,P=0.000),G2期的细胞减少(t=16.78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Bevacizumab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其VEGF、KDRrnRNA表达量均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76和5.071,P值分别为:0.000和0.007);而Flt-1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2.449,P=0.07)。三、结论1、Bevacizumab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率增高。2、Bevacizumab对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KDR介导的,同时随着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其VEGF表达量减少。3、Bevacizumab可能通过阻滞VEGF的自分泌作用而发挥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第三部分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对荷肝癌裸鼠的治疗作用研究一、研究方法和内容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每隔3天观察一次,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当肿瘤直径长至0.4~0.6cm时,即用于实验。实验分A组:空白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0.2ml/只;B组:Bevacizumab组,5mg/kg;C组:吉西他滨组,100mg/kg;D组:Bevacizumab5mg/kg+吉西他滨100mg/kg联合组。各组给药均为2次/周,共4周,腹腔注射。自接种后第19天起,每周检测肿瘤体积。连续给药4周后停药一周,处死裸鼠,取移植瘤组织进行CD34染色检测各组微血管密度(MVD)。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移植瘤体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MVD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二、主要结果1、各治疗组给药后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增长均较缓慢,Bevacizumab组、吉西他滨组、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0.35%、45.61%、84.21%,其中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组最为明显。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与Bevacizumab、吉西他滨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10)。2、与对照组比较,单药吉西他滨组MVD无显著差异(P=0.267);单药Bevacizumab组及联合吉西他滨组的MVD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组的MVD减少较Bevacizuma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结论1、Bevacizumab可抑制荷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联合应用吉西他滨可显著增加二者单药的治疗疗效。2、Bevacizumab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发挥治疗荷肝癌裸鼠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含抗转铁蛋白受体单链抗体(TfR-scFv)和EGFP融合蛋白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fRscfv-EGFP。并转染至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鉴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为单链抗体-荧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促进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MOOC的出现对中国高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MOOC适用于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借助其中的新观点与模式化的方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改革重要的基础。本文分析了MOOC对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交流频繁,交锋日趋激烈,西方思想文化渗透与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党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创建党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有利于增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疏导对围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结构式心理疏导进行
目的:本试验采用小鼠肺癌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取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用肿瘤抗原活化DC成熟,与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为适航认证提供证据,已成为机载软件开发的研究热点。现代复杂机载软件多为构件化分布式架构,如何有效验证构件之间安全性依赖关系与适航认证标准当中规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日渐融合,当代绘画的发展是国际化与多元化的,中国画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十分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个人创作论述以独特的微观角度观察花卉,以鲜有的构图方式来进行中国画创作。在近距离观察和摄影机的辅助下,捕捉到花卉最精微奇妙的一面,让你觉得再熟悉再普通不过的世界,突然变成充满奇迹与奇异感的“新世界”。就如佛语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最后再将画面进行人
电磁频谱监测是保障频谱资源得到充分和有序使用的关键技术手段,现有监测设备和监测手段满足不了日益提升的任务需求。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无线传感器
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雇佣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了工伤保险,但用工单位未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花名册的情况下发生了工伤,工伤保险待遇谁来支付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