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思路,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实习活动的效率就是其中之一,但实习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却提醒我们作为解决方法而受到重视的实习活动本身就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解决其自身的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实习系统的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着重分析能促进这个系统的效力实现和效率提高的管理信息的流动。通过对实习系统成文的管理规章和来自学生群体的访问内容的分析,作者认为现有的实习系统实际上处于不充分耦合的状态。如此状态的一个后果是整个系统的信息发生和信息传输过程出现问题。本文还进一步认为人们对这种系统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将实习系统看作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其必然的逻辑结论将是由系统本身自组织从而达到平衡状态;二是将实习系统看作一个由组织资源组成的松散的联盟,从而必然要求新力量的介入以纠正其不平衡的状态。在确认实习系统的状态之后,本文开始利用来自部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材料分析影响管理信息自上而下流动的因素。本文发现目前的实习系统中存在一个由学校的管理结构和企业的管理结构组成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两个构成者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实习系统中同时存在一个由学校的权威结构和企业的权威结构组成的权威体系,这个体系也处于失衡状态。权威结构的失衡可能导致管理信息的流动不畅进而造成系统的崩溃。这一失衡现象可能源自管理者对自身角色认知的模糊,或源自权威结构内不同管理层级间的冲突。通过对某职业院校的实习过程的分析,本文发现目前的实习系统中由被管理者向管理者的信息传递极易发生壅滞现象。产生壅滞的节点可能是基层的管理者,也可能是中层的管理者。壅滞也会造成整个系统的运作不畅。产生壅滞的一个原因在于在系统中传递的信息的类型与节点的完整程度之间不匹配,或进一步理解为实习系统可提供的具体互动系统与整个系统对此类互动系统的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在确认了失衡与壅滞是实习系统不充分耦合状态的主要特征并找出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后,本文认为解决实习系统的不充分耦合现象可通过建立一个超校企的实习管理体系来进行,即增加一个等级制管理结构,对其下的学校、企业、学生进行监督管理,他的权威超越学校和企业,所以称为“超校企管理体系”,它一方面可再造实习系统的权威体系,重塑原有系统中的科层体制,解决其中的责任与权力的冲突,另一方面可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和软硬法的治理方式克服信息壅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