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護翻译佛经词彙研究——以《正法华经》词彙为中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663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竺法护是西晋峙期最僳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的佛经量多质优。据文献记载,其所译佛经占西晋译经数量的一半还多,这是汉语史和文化史上的宝藏。  本论文以竺法护译《正法苹经》、《生经》、《普曜经》等要籍为主要语料,辅以其它文献资料,探讨了竺法护译经词汇现象及相关理论问题。其次,本文以《正法华经》词汇为中心,在封该经词汇研究的基础上,考释了竺法护译经中出现的一批难以理解的词捂,共计三佰余条。  本论文内容包括上下雨编:上编主要从文献学和词汇学角度,考察竺法护翻译佛经词汇现象,结合竺法护译经出现的祠语,探讨了与竺法护译经词汇现象有关的理论问题,同时解释、或考释了若干难词。本编包括以下几章:第一章绪输。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缘起、西晋的佛经翻译和竺法护译经概况、竺法护翻译佛经语言研究概况、输文的内容和基本结构、语料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竺法护译经语言与文献研究。本章第一节根据历代经录、僧傅、佛经的序言、后记以及译家的傅记等资料,探封了竺法护所译八部佛经的原典版本及语言情沉。本章第二节立足于国际上探讨早期汉译佛经原语问题的背景,封美国学者丹尼雨·布歇(Daniel Boucher)以中外《法苹经》文献校勘为依据得出的"早期汉译佛经的大部分是由犍陀罗母本翻译而来"的结输提出了批评,并从词汇学、训诂学、翻译学、文献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封丹文的输据进行了逐点分析,指出了中外文献封勘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三章竺法护译经衍语研究和意译词的归属。本章第一节从探衬竺法护译经出现的雨组佛教术语的不同意羲出发,封蒋礼鸿《敦煌燮文字羲通释》和《汉语大祠典》等害的释羲提出了商榷意见,输证了佛教哲学衍捂在辞害编纂和祠汇研究中的重要意羲。第二节,讨输"灌注得羲"和词汇训诂的关系。通过分析原语词和译词的固有意羲,论证了词羲灌注现象的双重理据性,说明了词羲灌注现象在词汇训诂方面的重要意羲。第三节,根据竺法护译经外来词以意译为主的特色,以护公译经意译词的归属问题为中心,通过翠例和比较分析,运用认知理论,输证了汉挥佛经外来词资格的不平等性,说明了把汉译佛经意译词归为外来词的现实和理输依掾。第四章竺法护翻译佛经同羲词研究。本章内容包括雨节:第一节输证竺法护挥经同羲词判断标准和具体途径。第二节重点探封竺法护译经同羲词的历时演变情况。第五章竺法护译经词汇研究僵值及他在翻译史上的地位。本章包括雨节:第一节主要输述竺法护译经词汇的研究价值。第二节,通过护公译文和其它译家捂言特色的比较阐述竺法护译文捂言艺术成就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卓越贡献,说明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下编的内容为竺法护译经词语考释。重点考释了护舞经典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共计雨百个左右。它们或辞害失收、羲项漏略,或释羲有误等,本编旨在为大型辞害编纂、汉语祠汇史研究和有关的理输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