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是结构助词之一,带“得”的述补结构(V/A+得+C)是最常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学界对“得”及述补结构做过很多研究,也有许多突破性的发现,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清楚。本文以结构助词“得”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得”的隐现问题,以分析补语成分、“得”的语义指向及语用因素为主,力图能够对“得”的隐现认识全面。首先,“得”的隐现与补语有关,不同词语作补语,“得”的隐现不同。同时,“得”的隐现还与“得”的下位分类有关,从语义指向及来源上看,“得”可以分为“得1”和“得 2”,并因为语义、语用因素的限制,其隐现情况不同。 论文的总体框架是:首先描写“得”字的隐现情况,接着论证“得”字的分类,以便更清楚地解释“得”字隐现的原因,最后是对“得”字隐现原因的阐释。 第一章,引言。梳理学界对结构助词“得”及述补结构的研究状况,说明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等,提出本文的主旨。 第二章,“得”的隐现的句法描写。“得”的隐现与能作补语的词语类型有关。总结归纳“得”不同的隐现情况时能作补语的词语类型,全面了解补语成分与“得”的隐现的关系。 第三章,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得”的下位分类。这一部分通过分析“得”的语义指向及来源,将“得”分为“得 1”和“得 2”,并从两者的否定式及疑问形式来佐证“得”的下位分类。 第四章,“得”隐现的制约因素。这一部分总结归纳“得 1”和“得 2”的隐现规律,探讨“得”隐现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全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