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行为主体的差异性,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种行为不确定性严重制约着项目进度的有效性。作业人员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主体,是一线生产活动的执行者,其行为结果往往对施工项目的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效地预测和管控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能够对整个项目活动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如何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将其行为因素融入到项目进度管理中进行系统研究,最大化的降低这种行为不确定性对项目进度的不良影响,需要进一步挖掘施工作业人员行为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根源以及行为对进度的影响机理,以便正确预测和积极引导作业人员行为。首先,本文基于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特征分析,将其行为划分为规范行为、拖延行为、不安全行为、反生产行为四种类型,通过探讨这四种行为类型与建筑工程项目工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性的判断施工作业人员行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的影响关系。其次,以作业人员的不良行为为重点研究对象,构建施工作业人员不良行为与建筑工程项目进度之间的系统动力学联动模型,借助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在解释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行为干预策略。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施工作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均可以对项目进度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其中不安全行为水平与项目进度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影响最大。另一方面,采用单因素干预、组合干预、连续空间迭代寻优三种干预策略进行行为干预模拟,通过对比干预效果可以看出,“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全面组合干预策略优于单因素干预策略;采用连续空间迭代寻优这种自主寻优的方法更能科学、合理的找出最优行为干预策略,干预效果也明显优于前两者。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进度管理可以与人的行为研究有效结合,从基层施工作业人员的角度,依据不良行为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路径来制定行为干预策略,为促进企业运用多个视角进行进度管理和项目参与者行为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