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当代公共行政中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如何发展一种公正客观的方法来衡量政府绩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公民参与到政府绩效管理中来,建立政府与公民的持久互动关系。然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合理定位公民在其中的参与角色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机制才能尽量减小风险,保证民主行政的有序发展。 本文运用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机制建设提出了整体性的未来设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本部分从探索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历史入手,进而阐述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本质含义。并以公民参与的优势和存在的难题为基础,运用托马斯的平衡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观点,分析了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关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想角色分析。本部分以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和涉及的环节为基础,为公民全程的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设定了六种理想的角色。包括远景战略目标规划的参与者、确定绩效测评项目及预期目标的参与者、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参与者、绩效管理的监督者、政府绩效的评估者、独立的绩效跟踪者。 第三部分:关于中外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对比分析。本部分将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公民参与情况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加以对比,试寻找差异和特点并寻求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四部分: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部分从我国的实情入手,分析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参与范围有限、事前参与欠缺;参与者代表性不足;公民参与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参与制度供给不足。 第五部分: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机制建设。本部分基于以上四个部分的分析,从五个方面对构建未来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机制做出了理想性的设计。包括公民参与意识的教育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利益分享是有效参与的动力源泉、选择合理参与的途径、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参与载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