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绿脓杆菌和仙台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四大支撑要素之一,动物实验科学研究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要有实验动物的质量作保障。在现代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微生物质量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根据GB14922.2-2011规定,小鼠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F)实验小鼠的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是清洁级实验小鼠的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目前,已经报道的检测小鼠绿脓杆菌和仙台病毒的方法有:分离培养、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等。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准确性高,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费力、耗时,且检出率低,易出现假阴性。RT-PCR和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但该方法对仪器要求较高,易出现假阳性。本研究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分别根据小鼠绿脓杆菌和仙台病毒基因组的高度保守序列,采用PrimerExpler V4软件设计LAMP的6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其反应体系条件,分别建立了小鼠绿脓杆菌LAMP检测方法和小鼠仙台病毒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灵敏度依次进行验证,且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小鼠绿脓杆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目的建立一种实验小鼠绿脓杆菌(p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以小鼠pa的oprl基因的序列为靶基因,采用primerexploerv4软件设计了两套lamp引物,其中每套引物包含6条特异性序列,应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padna,通过优化lamp反应体系条件建立小鼠pa特异性的lamp检测方法(pa/lamp)。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灵敏度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所建立的pa/lamp方法可特异性的检测出pa/dna,对其它常见病原体均为阴性;pa/lamp能检测出不同批次同一时间或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的pa/dna;pa/lamp检测pa/dna的最低检测含量为0.29pg,与pcr检测方法相比较,其灵敏度高约105倍;临床检测,pa的阳性率为27.7%(10/36);全部反应可在1h内完成;通过添加荧光染料sybrgreeni可直观目测实验结果。结论建立的pa/lamp方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可用于实验小鼠pa的快速检测。第二部分小鼠仙台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目的建立一种实验小鼠仙台病毒(se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以小鼠SeV(gi:9627219)F蛋白的基因序列为目标基因,采用PrimerExploer V4软件设计LAMP的6条特异性引物,应用病毒RNA提取试剂盒提取SeV RNA,通过优化LAMP反应体系条件,建立小鼠SeV的LAMP检测方法(SeV/LAMP)。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灵敏度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所建立的SeV/LAMP方法可检测出SeV RNA,对其它常见病原体均判为阴性;SeV/LAMP能检测出不同批次同一时间或同一批次不同时间的SeV RNA;SeV/LAMP检测SeV RNA的最低检测含量为0.33 pg,与ELISA检测方法相比较,其检出率高(分别为5/30和2/30);临床检测,SeV的阳性率为27.5%(11/40);全部反应可在1 h内完成;通过添加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可直观目测实验结果。结论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可用于实验小鼠SeV的快速检测。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对固体电池的发展及与其相关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进行了一些描述。由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采用了有机液体电解液,存在着泄露、着火等安全隐患,故试图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来研究全固态电池,这对于解决电池现有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固态电池的电池结构相对于液态电池来说要简单,尤其是薄膜固态电池,其厚度、尺寸形状均可控制,在微电子器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国内外逐渐开始研究固态电池
CoS2在合成和存储过程中会产生杂质CoSO4、CoS和S,导致正极材料电阻率升高,极化增加,热稳定性下降,产生尖峰电压等问题。CoS2的放电电压相对钒氧化物正极材料较低,不能够满足高功率输出需求。针对以上两方面问题,本论文在前期提纯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提纯工艺,采用掺杂钒氧化物方法改性CoS2来提高其放电电压。具体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几方面。进一步分析了70℃干燥条件下,提纯后CoS2中杂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