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肢体的瘫痪,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关神经元的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界一直在探索着神经损伤后康复或患上神经性疾病后的治疗方法,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于神经信号在人体内的传递与电信号在电路芯片内的传导类似,利用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来治疗这类疾病成了一个创新性的途径。目前已有科学研究者对神经信号探测芯片的设计做了很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对于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研究和改进神经信号探测芯片的性能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课题组已成功用于动物实验的用分立元件搭建的微电子神经桥电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斩波稳定电路结构的神经记录放大器系统电路。整个系统结构包括两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基于反相器结构的运算放大器和轨到轨输入输出结构的运算放大器,斩波开关调制电路和DC伺服环电路。基于反相器的放大器由互补的CMOS反相器和共模反馈电路组成,可有效利用电源电流并实现较高的功率噪声系数。轨到轨输入输出结构的放大器采用3倍电流镜输入结构和AB类的输出结构实现满摆幅的输入输出。斩波开关结构由CMOS开关管构成,可以将低频噪声和偏移电压有效调制到较高的频率带,以便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从而达到减小非理想特性的效果。另外,DC伺服环电路采用积分器结构被添加到系统的负反馈路径,以此来实现一个亚赫兹频率的高通转角频率,对于此次系统中的积分器结构,本文在权衡芯片面积以及噪声影响的情况下,采用了占空比电阻结构的积分器电路。整个系统的设计采用0.18?m CMOS工艺,电源电压采用1.8V。仿真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中频增益为45.21dB。由于占空比电阻的设计,可以实现0.7Hz2.2Hz的高通转角频率,低通转角频率为30kHz。带有斩波器结构的系统在1kHz处的输入参考噪声为3.035×10-14V2/Hz,该整个电路芯片版图面积为530?m×650?m,功耗为1.23mW,满足了设计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