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胺与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反应机理探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制备大面积高性能的钙钛矿薄膜,一直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甲胺处理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甲胺与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之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固-液-固相变反应。即甲胺处理后,钙钛矿薄膜表面纳米级空洞被迅速“愈合”,粗糙的表面也变得极为平滑,这为大面积消除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的孔洞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低温条件下甲胺处理钙钛矿后,薄膜的吸光性并没有得到改善,同时其光电特性也没有明显地提升,大部分研究猜测这可能是钙钛矿晶体结构畸变引起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这种固-液-固相变过程仍然没有任何系统性的研究报道。在本论文工作中,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致发光光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全面地研究了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与甲胺反应中固-液-固的转变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UV-vis spectrum、PL spectrum(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XRD(X-ray Diffraction)、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等表征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了甲胺与钙钛矿反应前后,钙钛矿薄膜的吸光性能、形貌以及微观结构演变历程。研究结果发现,甲胺气体处理后,钙钛矿薄膜表面及内部纳米级的孔洞或缺陷明显减少,但钙钛矿薄膜的吸光性能变差。除此之外,在甲胺处理钙钛矿薄膜后,薄膜的结晶性降低并有细碎的多晶或非晶出现。需要指出的是,较厚的钙钛矿薄膜被甲胺处理后,薄膜的上表面、中部和下表面存在着明显的结晶性差异,这可能与甲胺处理钙钛矿发生固-液-固转变后,在薄膜不同区域存在着异质形核和均质形核的生长机理差异有关。(2)原位FTIR研究发现,甲胺处理钙钛矿(MAPbI3)的固-液转变过程,以及加热处理后液相中间相的液-固转变过程,这两个过程往往伴随着甲胺分子的吸附和脱吸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也表明,在甲胺分子向钙钛矿表面扩散过程中,甲胺分子与甲胺离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会逐渐演变为共价键相互作用,而且该过程中所需的分子扩散势垒仅为0.08 eV。另外,通过准原位XRD研究发现,甲胺分子扩散进钙钛矿晶格首先会在c轴方向引起单胞结构的变化,随后钙钛矿晶体发生晶粒碎化。准原位TEM结果表明,在短时间甲胺处理时,钙钛矿单晶薄片仅表面发生液化,此时下层未液化钙钛矿可以作为液-固转变时异质形核位点来维持钙钛矿的外延生长;然而,长时间甲胺处理后,大部分钙钛矿已经液化,液-固转变过程中钙钛矿只能依靠随机取向分布的未液化钙钛矿晶种来进行形核生长,这会导致钙钛矿薄膜的晶粒碎化甚至非晶化。(3)为了降低甲胺与钙钛矿的反应速率,同时探究甲胺分子与钙钛矿中甲胺离子之间是否存在分子交换作用,我们选择异丙醇溶液作为反应环境,来直接观察甲胺气体与钙钛矿MAPbI3反应前后物质相结构以及形貌特征差异。研究发现,尽管异丙醇不直接与钙钛矿MAPbI3发生反应,然而通入甲胺后钙钛矿(MAPbI3)会迅速降解为HPbI3,即MA+中的MA(CH3NH2)分子被脱出。异丙醇分子与甲胺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这也是甲胺气体在异丙醇中有较高溶解度的原因)。虽然这种氢键相互作用不能直接打断MA+中CH3NH2与H+离子之间的键合,然而,在MA分子与MAPbI3反应后形成的液相中间相MAPbI3·x CH3NH2(x>3)结构中,多个甲胺分子与H+键合会削弱它们之间平均键合作用,此时异丙醇分子会快速夺取[H(CH3NH24]+中所有的CH3NH2分子,并导致形成HPbI3相沉淀析出。以上结果表明,甲胺处理钙钛矿过程中,甲胺气体分子与钙钛矿MA+中甲胺分子存在着较强的分子交换作用,这是以往任何实验研究所没有探讨过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NH3与H+之间的键合作用也类似于CH3NH2;用氨气处理钙钛矿时会引起CH3NH2分子的脱出。综上所述,本论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通过离位和原位实验,全面研究了甲胺处理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反应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甲胺处理前后薄膜的性能、形貌以及微结构转变机理。最终阐述了甲胺处理钙钛矿过程中的固-液-固相变机制、液态中间相的组成,以及甲胺分子与钙钛矿之间的分子交换作用。以上结果的展示,为进一步研发和设计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高光谱技术实现冬小麦植株含氮量(Plant nitrogen concent,PNC)和地上干生物量(Above ground dry biomass,AGDB)准确、快速监测,对于根据作物生长状况科学合理施肥,实现
根据现代胶浆理论,沥青与填料混合形成的沥青胶浆在沥青混合料中起粘结集料的作用,而多聚磷酸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胶结料性能的改善上。因此很有必要对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它的应用领域从合成化学扩展到分离纯化、功能材料等诸多领域。木瓜蛋白酶具有耐高温、稳定性好等特征,多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然而传统的提取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存在酶活性低等缺点,无法达到现代工业要求。所以,探索制备高纯度、高活性木瓜蛋白酶的新方法极为迫切。本文从N-烷基吡啶氯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开始,将其运用于[CnPy]Cl(n=2,4,6)-K2HPO4双水相体系,探
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教学。通过改变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在开放式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阅读教学不再是封闭式的阅读指导。课堂上将学生学习的领域拓宽,使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科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其次,开放式阅读教学在教学方式上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来说较为匮乏,因此开发建设时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就必须考虑到其承载能力,应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政策控制等方法,来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对于当前发电厂、文化馆等建设项目用地来说,所用土地必须受到相关政策与方法的约束,建设项目实施前就必须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与保护情况。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效果评价技术的应用,可帮助识别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律,推动城市规
房地产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房地产企业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安全生产能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因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
随着铁路事业进程不断推进,我国铁路电气化率已达到70%以上。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随着快速地发展愈发凸显,由于电气化铁道中存在非线性时变负荷,这对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随之带来了负序、谐波和无功等问题。这些问题使电气化铁道和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也会使铁路的正常运营秩序受到干扰。为了解决谐波给电气化铁道及牵引负荷带来的问题,本文采用H桥级联型有源滤波器(APF)直挂于牵引网的方式对
酸化和酸压中滤失酸液选择性地流进大孔道,酸岩反应扩大经过的孔道形成蚓孔,蚓孔增加了滤失深度和滤失面积。酸液滤失形成蚓孔一方面可以有效沟通渗流通道,而另一方面滤失严
四维地震(又称时移地震)是20世纪80代中期产生、90年代得到飞速发展的一种现代油气藏动态监测和评价技术,它是在油田开发阶段,利用不同时间测量的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
3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在大气、水蒸气、有机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马氏体不锈钢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回火,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往往塑韧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