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老龄人口医养结合认知现状及需求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老龄人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认知现状和需求现状,探讨该市老龄人口医养结合认知现状及需求现状的影响因素,据此有针对性的对乌鲁木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出台符合该市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100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医养结合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统一自制的医养结合调查表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养老满意度、医养结合认知、需求以及模式选择等方面。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对所在社区老龄人口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0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369份,对9369份问卷进行分析显示,在9369名老龄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1.12,调查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汉族人口最多,占到了74.2%,其次为回族、维吾尔族。31.3%为小学学历,63.7%的老人与配偶居住,46.56%的老人退休前职业为工人,其次为农民,有68.08%的老龄人口患有慢性病。所调查老龄人口对医养结合知道并了解人数仅13.67%,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占46.91%,从未听说过医养结合的占到39.42%。医养结合需求率为55.82%,选择医养结合模式中最多的为居家+社区养老占48.96%。结论:乌鲁木齐市老龄人口医养结合认知率比较低,该市老龄人口受传统因素和民族风俗影响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态、退休前职业、自我健康评价、Barthel指数、能否得到照料以及医养结合认知情况等因素是老龄人口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在制定医养结合政策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老龄人口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医养结合方式宣传模式,在尊重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应该从以实际为向导,因地制宜推进医养结合;以失能、半失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发展医养结合;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医养结合宣传;以医保为着力点,保障医养结合运行等方面着手极探索开展乌鲁木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依沙吖啶凝胶对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方法将不同剂量的依沙吖啶凝胶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其产生的急性毒性情况;采用致敏与激发接触依沙吖啶凝
目的:通过研究黄芩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大鼠肺组织Ⅰ型干扰素(Ⅰ-IFN)及SOCS1/3蛋白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RSV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
当前,国内旅游景区大多选择依托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等开发建设,且经营管理开始朝着全面市场化、业务多元化转型。因此,一座旅游景区也随之成为一家拥有大量有形资产的现代化企业
报纸
塑料门窗的焊接是制作过程中的最重要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成品性能,本文对焊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具体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多数是口服,服药量大,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抢救与护理配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
创伤性休克见于严重的外伤,引起血液或血浆丧失,损伤处炎性肿胀和体液渗出,可导致低血容量,加上创伤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1].笔者总